冬天開車時空調溫度應該設定為多少
冬天開車時,空調溫度設定在 18 至 25 度較為合適。這個溫度區(qū)間能讓車內人員感到舒適愜意,既不會因溫度過高而燥熱煩悶,也不會因溫度過低而瑟瑟發(fā)抖。同時,將車廂內外溫差控制在 10 度以內,可有效減少下車后感冒的幾率,保障駕駛的舒適性。如此設置,能為冬日行車營造一個溫馨舒適的環(huán)境,帶來更美好的駕駛體驗。
在具體操作方面,剛啟動車輛時,不宜立刻開啟暖風。因為此時發(fā)動機尚處于冷機狀態(tài),還未達到正常的工作溫度,過早開啟暖風不僅無法快速提升車內溫度,反而可能增加發(fā)動機的負擔,延長其預熱時間。正確的做法是先讓發(fā)動機預熱,耐心等待水溫表指針上升到中間位置(一般為80到90度),這意味著發(fā)動機已達到適宜的工作溫度,此時再開啟暖風,就能迅速為車內帶來溫暖。
開啟暖風后,一開始可以把風量調大,這樣能加快車內冷空氣的排出,使溫度快速上升。待車內暖和起來后,再適當降低風量,以保持舒適的體感,避免過大的風聲干擾駕駛。風向的選擇也很重要,將風向往腳下吹是個不錯的辦法,熱氣自下而上流動,能讓車內人員的腳部和腿部先暖和起來,進而使全身都感到溫暖,而且這種方式會比直吹臉部更加舒適,也能減少因暖風直吹導致的皮膚干燥等問題。倘若擋風玻璃起霧影響視線,可把部分暖風導向玻璃,有的車輛還配備專門的除霧按鈕,按下即可快速除霧;若是后擋玻璃起霧,有電熱絲的車輛,按下后擋除霧鍵就能輕松解決。
在空氣循環(huán)模式上,冬天一般優(yōu)先使用外循環(huán)。外循環(huán)能夠引入車外的新鮮空氣,保持車內空氣的新鮮度,同時有助于除霧。但當外界空氣質量較差,如遇到霧霾天氣、道路揚塵大,或者想要快速提升車內溫度時,可以暫時切換為內循環(huán)。不過,長時間使用內循環(huán)會使車內空氣變得混濁,所以要定期換回外循環(huán),保證空氣的流通。
另外,冬天開暖風需關閉AC開關。因為汽車暖風是依靠發(fā)動機本身產生的熱量來實現的,AC開關控制的是制冷壓縮機,開啟AC不僅無法增強暖風效果,反而會增加發(fā)動機的負荷,導致油耗上升。
為了確保車內始終保持適宜的溫度,大家不妨先將溫度設定在20到22度,然后再根據實際的體感和車內環(huán)境進行靈活調整。同時,定期維護清潔空調系統(tǒng)也不容忽視,比如檢查冷卻液水平是否正常,及時更換空調濾芯等。這樣不僅能保證空調的制熱效果,還能為車內人員提供更健康的空氣環(huán)境。
總之,冬天開車時合理設定空調溫度,并注意相關的使用細節(jié),既能讓車內溫暖如春,又能保證駕駛的安全與舒適。希望大家都能掌握這些小技巧,在寒冷的冬日里享受舒適的駕車旅程。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lián)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

粵公網安備 4401060200015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