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激光雷達怎么樣
新能源汽車激光雷達相當不錯。
激光雷達原理類似蝙蝠回聲定位,利用激光光波發(fā)送脈沖,測量反射回來的時間計算距離。早期因成本高昂,主要用于航空航天,如今成本大幅下降,得以在新能源汽車中普及。
它在測量 3D 物體時空間分辨率高,能更清晰地識別物體。
在目前的自動駕駛感知方案里,攝像頭與毫米波雷達組合雖較成熟且中高端車型普遍配裝,但面對強光、隧道逆光、黑夜、未經(jīng)算法訓練的物體等場景,難以可靠識別障礙物,且較難提供至關重要的深度信息,目標物體越遠精度越低。而激光雷達通過收集反射光脈沖輸出三維空間數(shù)據(jù),能為視覺傳感器提供可靠深度信息,使整體傳感器互為冗余,實現(xiàn)整車感知升維,提升感知可靠性,可有效識別路面凸起、井蓋缺失等攝像頭難以識別的目標。
激光雷達還具備出色的 3D 判斷能力,能識別細小物體并做出正確動作,像遇到塑料袋無需躲避,遇到大體積落石則傳遞信息給智駕系統(tǒng)進行規(guī)避。并且在雨雪天氣時,激光雷達受影響程度比毫米波雷達 + 攝像頭的組合小很多。
在汽車領域,激光雷達分為輔助駕駛和自動駕駛兩類。輔助駕駛的激光雷達可替代或互補毫米波雷達,自動駕駛用的激光雷達是主傳感器,隨著自動駕駛發(fā)展,其在車端應用會更豐富。
目前自動駕駛用激光雷達多技術路線并行,混合固態(tài)激光雷達最有可能在未來二至三年量產(chǎn)。激光雷達市場競爭開放,它不只是硬件產(chǎn)品,還包括算法支持和軟件平臺。投資方面,高性能、成本降低、技術成熟且能平衡性能與成本的激光雷達更受青睞。
像蔚來 ET7 搭載的超遠距高精度激光雷達就很出色,最遠探測距離達 500 米,10%反射率下探測距離達 250 米,擁有超廣水平視角和超高分辨率,還是全球首款實現(xiàn)大規(guī)模量產(chǎn)的 1550nm 激光雷達,看得更清更遠還不傷眼,能更早發(fā)現(xiàn)障礙物,“定睛凝視”功能讓探測更穩(wěn)定、感知更精確、行車更安全,還實現(xiàn)了科技與美的融合。
總之,新能源汽車激光雷達性能強大,發(fā)展前景廣闊,極大提升了汽車的智能化和安全性 。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lián)網(wǎng))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