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長時間不使用應該怎么辦
汽車長時間不使用,需從多方面妥善處理,才能最大程度降低對車輛的損害。首先要選擇安全、干燥、通風且避免陽光直射的停車地點,室內(nèi)停車場為佳;定期給車輛打火充電,間隔時間因電瓶狀況而定;適當提高輪胎胎壓,防止輪胎變形;清理車內(nèi)雜物,保持清潔干燥,必要時放置干燥劑;長時間停放還可提前更換機油和機濾 。如此,愛車便能隨時待發(fā)。
選擇停車地點至關重要。如果有室內(nèi)停車場的條件,那自然是最好的選擇。室內(nèi)環(huán)境能有效避免車輛遭受風吹、日曬、雨淋,減少車漆因自然因素而褪色、老化的風險,也能防止陽光直射導致車內(nèi)零部件過早老化。倘若沒有室內(nèi)停車場,那就得選擇室外空曠的停車位。要注意避開人多車多的路邊,減少車輛被刮擦碰撞的可能性;同時也要遠離大樹,因為樹上掉落的鳥糞、果實以及枝葉,不僅可能弄臟車身,鳥糞中的酸性物質(zhì)還會腐蝕車漆,對車輛外觀造成損害。并且盡量找無陽光直射之處,以減緩車內(nèi)內(nèi)飾因高溫產(chǎn)生的老化速度。
關于電池的維護也不容忽視。停車前要確保電池充滿電,同時拔掉不必要的電器設備插頭,避免它們在車輛停放期間持續(xù)耗電。對于停放時間較長的情況,拆卸電池或拔下電池負極切斷電源是個不錯的辦法,能有效防止電池虧電。若不拔掉電池負極,也需要根據(jù)電瓶的新舊程度定期啟動車輛為電池充電。新電瓶可以間隔半個月啟動一次,半舊電瓶每周啟動一次,而老舊電瓶則需要三四天就啟動一次,每次啟動后原地怠速運轉(zhuǎn)至少半小時 ,或者開出去溜一圈,讓車輛達到正常行駛的狀態(tài)指標,保障電池有充足的電量。
輪胎作為車輛與地面接觸的關鍵部件,長時間停放會因自身重量導致局部受力,造成輪胎變形。所以,在車輛長時間停放前,適當提高輪胎胎壓是很有必要的。比如可以比正常使用時的胎壓略高一些,這樣能減少輪胎因長時間受壓而變形的幾率。要是車輛停放時間較長且有條件的話,還可以使用輪胎墊,或者將車輛架起,讓輪胎脫離地面,從根本上避免輪胎變形。另外,在開車前一定要仔細檢查輪胎是否有變形的情況,確保行車安全。
車身保養(yǎng)也不能馬虎。在車輛長期停放前,要對車身進行徹底清洗,去除表面的污垢、灰塵等雜質(zhì),之后再給車身打蠟。打蠟能夠在車漆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增強車漆的抗腐蝕能力,抵御外界環(huán)境對車漆的損害。如果有車罩,將車輛用其蓋住更好,能進一步防止灰塵、樹葉等落在車上,保持車身整潔。
油品處理同樣需要關注。如果車輛只是停放幾個月,可以考慮放掉燃油或者盡量少放油,并且將車輛停在陰涼處。當油箱油量不足且短時間內(nèi)不打算行駛時,保持少量燃油即可,同時定期使用除水劑,防止燃油中水分過多影響車輛性能。而長時間停車后,再次使用前一定要仔細檢查各種油品,如機油、剎車油、防凍液等,確保它們的質(zhì)量和數(shù)量都符合車輛正常運行的要求。要是車輛停放至少6個月以上,最好提前換上新的機油和機濾,新機油的粘稠度更能有效保護發(fā)動機等零部件,減少磨損。
車內(nèi)清潔也不可忽視。停車前要認真清理車內(nèi)的雜物、垃圾,避免遺留易變質(zhì)的物品,像食物殘渣等,防止滋生細菌產(chǎn)生異味。保持車內(nèi)清潔干燥的環(huán)境,還可以在車內(nèi)放置干燥劑或活性炭,吸附車內(nèi)的濕氣。若條件允許,也可以給車窗開一條細縫,保持車內(nèi)空氣流通,減少悶熱和潮濕感。
再次使用車輛時,還有一些檢查工作必不可少。首先要檢查輪胎,查看胎壓是否正常、輪胎有無變形;接著檢查電瓶,確認電量是否充足;然后檢查各種油品,保證它們處于正常狀態(tài)。打開車門和車窗通風一段時間,散去車內(nèi)可能產(chǎn)生的異味。啟動車子后,留意儀表盤上有無警示燈報警,如有異常,需及時排查問題。最后,不妨給車輛來一次全面清洗,讓它以嶄新的狀態(tài)重新上路。
總之,汽車長時間不使用時,通過上述一系列細致的處理和保養(yǎng)措施,就能在最大程度上減少對車輛各部件的損害。當你再次需要用車時,車輛便能迅速恢復良好狀態(tài),陪伴你安全出行,開啟新的旅程。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lián)網(wǎng))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