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行駛時發(fā)動機轉速應該多少才合適
正常行駛時發(fā)動機轉速保持在 1500 - 3500 轉之間較為合適。發(fā)動機轉速與車速、檔位緊密相連,不同駕駛模式下轉速也有差異。若轉速低于 1500 轉,動力可能不足且易積碳;高于 3500 轉,燃油燃燒不充分,油耗增加。比如在經濟性駕駛模式下,轉速多保持在 1500 - 2000 轉;動力駕駛模式下,可能達到 3000 - 4000 轉。所以要依實際情況合理控制發(fā)動機轉速 。
具體而言,在升檔過程中,一檔起步轉速通常在1000 - 1500轉左右,當車速達到10公里/小時便可以換二檔;二檔時轉速在1500 - 2000轉左右,車速30 km/h 進行三檔的切換;三檔轉速同樣維持在1500 - 2000轉左右,車速40 km/h 換四檔;四檔轉速1500 - 2000轉左右,車速50 - 70 km/h 就可以換到五檔;五檔轉速1500 - 3000轉左右,車速范圍在80 - 120公里/小時。
而在降檔時,也有相應的轉速和車速參考。當車速降至40 - 50時適合用4檔;車速降至30 - 40時用3檔;車速降至10 - 30時用2檔;車速降至0 - 10時則換回1檔。
另外,正常怠速時大多數(shù)汽車發(fā)動機轉速在700 - 900轉。換擋時也有講究,比正常行駛狀態(tài)略微多加一點油,讓轉速表達到2500多一點較為合適,低于2000轉時換檔可能會增加油耗。
總之,正常行駛時發(fā)動機轉速并沒有一個絕對固定的標準,受到車型、排量、駕駛習慣、車速、檔位等多種因素影響。車主需要綜合多方面情況,根據(jù)實際駕駛場景合理控制發(fā)動機轉速,這樣既能保障車輛的動力輸出,又能兼顧燃油經濟性,延長發(fā)動機的使用壽命,讓駕駛體驗更加順暢舒適 。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lián)網(wǎng))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