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制動液不足還能行駛嗎
車制動液不足不建議行駛。制動液在液壓制動系統(tǒng)里承擔著傳遞壓力的重任,關乎剎車的可靠性與安全性。若制動液不足,空氣可能進入制動管路或分泵,導致制動力降低、制動距離延長,剎車效果不佳甚至失靈。即便余量在刻度線的下刻度線之上,能開一小段時間,但潛在風險依然存在。為了行車安全,制動液不足時應及時檢查補充 。
制動液不足時繼續(xù)行駛,危害可不止于此。它還具有散熱、防腐、防銹和潤滑等功能。一旦制動液不足,這些功能就無法正常發(fā)揮,可能會加速制動系統(tǒng)零部件的磨損,縮短其使用壽命,給車輛埋下更多的安全隱患。
另外,制動液的質(zhì)量也至關重要。它有橡膠溶脹性這一特性,若讓橡膠皮碗溶脹,皮碗就會滲漏,制動壓力便會下降,嚴重時剎車可能完全失效。而且制動液在制動系統(tǒng)中要承受高壓和高溫,其氧化安定性和防腐性不佳的話,會出現(xiàn)膠質(zhì)、沉積物和腐蝕性物質(zhì),影響制動系統(tǒng)的使用時長。
同時,日常使用制動液也有諸多注意事項。千萬不能將其他液體混入制動液中,否則會極大影響制動效果。按照規(guī)定,車輛行駛40000公里或制動液使用超過2年就應該進行更換。有些車輛配備了制動液面報警裝置,當制動液不足時,報警燈會亮起,提醒車主及時處理。并且,制動液儲存時應保持在最小和最大容量刻度之間。
總之,制動液對于汽車制動系統(tǒng)至關重要,關乎行車安全。制動液不足時切不可心存僥幸繼續(xù)行駛,而應及時檢查和補充,嚴格遵守使用注意事項,定期更換制動液,讓汽車的制動系統(tǒng)始終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tài),保障每一次出行的平安。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lián)網(wǎng))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