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胎型號分別代表什么
輪胎型號中的數(shù)字和字母分別代表著輪胎的寬度、扁平比、類型和適用尺寸等信息。比如常見的 225/60R17 型號,225 表示輪胎斷面寬度為 225mm,這個數(shù)值決定了輪胎與地面的接觸面積;60 是扁平比,體現(xiàn)輪胎胎壁高度與斷面寬度的比例;R 代表子午線輪胎,這種輪胎穩(wěn)定性佳、抓地力強;17 表示該輪胎適用于 17 英寸的輪轂。
輪胎寬度一般處于 145 - 285mm 之間,且以 10mm 為間隔遞增。不同的車型適配不同的輪胎尺寸范圍,小型車排量若在 0.8 - 1.5 區(qū)間,前輪胎尺寸適宜在 155/65R13 73T - 175/70R14 77H 這個范疇;而排量在 1.6 - 6.0 的大車,輪胎尺寸通常在 185/60R14 - 245/50R18 。輪胎越寬,與地面接觸面積越大,汽車行駛質(zhì)感和穩(wěn)定性越好,不過滾動阻力也會增大,導(dǎo)致車輛油耗增加。
扁平比一般在 30% - 80%之間,它是輪胎胎壁高度與斷面寬度的比例。以常見的 225/60R17 中的 60 為例,意味著胎壁高度是斷面寬度的 60%。扁平比越低,胎側(cè)越低,操控性越好;扁平比越高,胎壁越高,乘坐舒適性越強。普通車一般不太推薦使用扁平率 75%的輪胎,豪華車和高性能跑車則多推薦使用扁平率 60%的輪胎。
輪胎類型除了常見的子午線輪胎(用“R”表示)外,還有一些特殊的標識?!癤”表示高壓胎;“C”表示加強型;“B”表示斜交胎;“一”表示低壓胎。形如 6.00—12 的輪胎就是斜交輪胎,不過其安全性、負載能力和高速穩(wěn)定性較差,所以只在部分低檔越野車和重型貨車上應(yīng)用。
此外,有些輪胎還會帶有其他特殊字母或符號。M、S 分別是英文 Mud 和 Snow 的縮寫,表示這種輪胎適合在冰雪和泥濘道路上使用。輪胎壁上的箭頭或 OUTER SIDE 表示轉(zhuǎn)動方向,小雨傘標志表示適合雨天或濕滑路面,DOT 標記表示通過美加運輸部門認證,DOT 后 4 位數(shù)字表示生產(chǎn)日期。而且,輪胎還有磨損更換指示標志,只是不同廠商標記有所不同。
速度等級也是輪胎型號中重要的一部分,它表明輪胎在規(guī)定條件下承載規(guī)定負荷的最高速度。常用速度等級有:Q 160 公里/小時、R 170 公里/小時、S 180 公里/小時、T 190 公里/小時、H 210 公里/小時、V 240 公里/小時、W 270 公里/小時、Y 300 公里/小時、Z(ZR 速度高于 240 公里/小時,若出現(xiàn) ZR,如 P275/40ZR17 93W,最高速度等級“93W”中的“W”為 270 公里/小時)。
總之,了解輪胎型號中各數(shù)字和字母的含義,有助于我們深入認識輪胎的特性,從而在購車、換胎等場景中做出更合適的選擇,確保行車的安全與舒適 。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lián)網(wǎng))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