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檔位如何操作?
車檔位的操作方法如下:
手動擋一般有 6 個檔位,包括 5 個前進擋和 1 個倒車擋。
1 擋:正常起步或爬很陡的坡時使用,車速通常為 10 公里每小時。
2 擋:起步后加速的過渡擋,或者低速前進時使用,車速一般在 20 公里每小時。
3 擋:時速 20 - 40 公里每小時時使用,市區(qū)行駛時較常用。
4 擋:時速 40 - 60 公里每小時時使用此擋。
5 擋:時速 60 公里每小時以上就可以使用。
N 擋:空擋,停車怠速運行時使用。
R 擋:倒車檔,車輛停穩(wěn)后掛入此檔倒車。
以逐級加擋為例:
空擋到 1 擋,向左再向前推進去掛檔;
1 擋到 2 擋,握住擋把向左下側拉入;
2 擋到 3 擋,在回空擋的基礎上直直向上推進去;
3 擋到 4 擋,在回空擋的基礎上直直向下推進去;
4 擋到 5 擋,向右直推再向上推進去。
掛倒擋方式多樣:
比如向右直推再向下拉進去掛檔;
在空擋基礎上往下推,接著往左推,最后再往前推;
用中指和無名指提起檔靶子下面的按鈕,再向左向前推掛檔;
按下檔靶子,然后向左向前掛檔或向右向后推進去掛檔。但都要在車輛停穩(wěn)后操作。
再說自動擋,常見的有:
P 擋:停車擋;
R 擋:倒車擋;
N 擋:臨時停車擋,一般維修車輛和拖車時使用;
D 擋:前進擋;
還有一些自動擋有 3 擋、2 擋、1 擋,主要是爬坡時使用,看坡度大小選擇。
手自一體的車,擋位上有加減符號,進入手動模式,一般先將檔位桿進入 D 擋再往左靠到底,(+)增擋,(-)減擋。
臨時停車,比如停幾分鐘左右建議空擋踩住剎車或手剎。平時停紅燈和高速行駛急剎車時,剎車踩到一定程度,10 - 20 碼時退出空擋。直角轉彎或高難度轉彎,車速小于 20 碼以下,1 - 2 檔輪換使用。進檔或換擋要把離合器踩到底,聽到齒輪響說明離合器沒踩到底。退出空擋一般較省力,踩一下能退出就行。超負荷起步或上坡、堵車慢行 10 碼以下應半離合。平時不要把腳長時間放離合器上,20 碼以上先踩剎車再踩離合器。
總之,正確操作車檔位,能讓駕駛更順暢、更安全。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lián)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