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的超跑夢 近年哪些品牌在造超跑?
2022年9月25日,全新國產品牌“小跑車”正式發(fā)布了旗下首款車型“小跑車SC-01”,官方表示新車預估價格在30萬以下。新車型為純粹駕駛樂趣的純正雙門雙座電動跑車,采用空間管陣式車架、水平布置減震器、前后雙叉臂式布局。目前,新車以開啟199意向金支付,并將在2023年開啟大定,新車計劃于2023年第四季度開啟交付。
小跑車采用倒三角形的品牌Logo,簡約而富有未來感。SC-01意在打造讓更多車迷享受純粹駕駛樂趣的國民跑車,SC為sports car即運動車的含義。官方表示SC-01預估價格在30萬以下,以入門跑車級別的預算,給出遠遠超越一般跑車產品的運動特性。
新車外觀造型簡潔,車身采用了經典的雙門雙座跑車比例,頗具沖擊力。小跑車SC-01沒有選擇常規(guī)的電池布局,而是采用了后中置電池,使駕駛員更貼近地面,并降低車身高度減小風阻面積,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集中質量分布,整車重心高度依然與傳統(tǒng)電池布局相當,還可以安全的使用很低的底盤高度。
車體結構采用空間管陣式車架(space frame),基于這種結構誕生了一大批經典賽車或運動車。SC01的車體結構為適配純電布局有所創(chuàng)新。在保證強度與剛度的前提下大幅降低了車身重量,也同時大幅度集中了質量分布。新車長寬高分別為4085/1820/1162mm,軸距2500mm,車重僅1300kg。
官方表示小跑車SC-01內飾將采用極簡設計,拋棄車機屏幕,功能性開關全部使用實體按鍵。SC-01團隊認為車迷完全不需要在這些配置上花費大量費用,且舍棄繁雜配置有助于輕量化。
動力方面,搭載前后雙電機可以瞬間輸出435PS,NEDC續(xù)航大于500km,零百加速小于3.9秒。底盤方面,減震器水平布置,推桿傳動,通過這種方式進一步優(yōu)化了結構,降低車身重量,集中質量分布,強化了結構的緊湊性。
不久前,名爵表示MG Cyberster正式量產版或將于2023年4月全球首發(fā)。據(jù)上汽名爵官方聲稱,MG Cyberster僅在上線10天就突破5000份認籌,比計劃完成的時間節(jié)點提前了93天。根據(jù)此前官方的信息來看,新車的0-100km/h的加速時間在3秒左右,續(xù)航里程可達800km,還搭載了全新智能純電架構和5G互聯(lián)能力。
根據(jù)最新的諜照及專利圖信息,量產版車型延續(xù)了概念車諸多元素,融合了MGB Roadster的經典敞篷造型,“獵風者”全新電驅跑車前臉繼承了MG經典的圓燈+細長格柵的設計,“魅眼”動態(tài)交互大燈與格柵上下獨立分層,加上自然內凹的隔柵、醒目的前鏟下唇等,構建出獨特的前臉造型。為了實現(xiàn)更好的空氣動力性能,MG Cyberster將MG的經典格柵演變?yōu)橥ㄏ蚯拜喌目諝鈩恿︼L道,詮釋電動時代新的簡約性能美學,帶來了運動的視覺效果。
車身側面,MG Cyberster的“激光腰帶”格外引人矚目。這條LED光帶貫穿車身側面,形成超強視覺沖擊力,寓意強有力的激光穿透跑車的靈魂,塑造新時代下的智能運動形象。車門輪廓如箭頭般跟隨光帶的方向,展現(xiàn)前沖的動勢,提升了靈動氣息。新車采用兩段式肩線,凸顯了前后輪的強壯體量,營造更扎地的車身姿態(tài);這條“勢能線”從引擎蓋向后延伸,快速下壓指向后輪中心,與側身光帶聚焦于一點,讓座艙的視覺位置更加低矮。
車身側面另一炸眼的設計當屬MG Cyberster“駭客旋刃”中央鎖止高性能輪轂。旋動輻條的設計,以負形呈現(xiàn)每一片立體刀刃的形態(tài),搭配常見于高性能車型的中央鎖止機構,整體提升了視覺上的輕量感。正式量產版或將采用軟頂篷設計。
MG Cyberster車尾設計運用了Kammback造型,快速削平的車尾能改善尾部擾流,帶來更好的空氣動力性能。“赤翼”立體貫穿式尾燈設計通過纖細的線形設計勾勒Kammback形態(tài),箭頭般的左右轉向燈更以超級符號的形式領潮扁平化汽車設計時代下的造型設計。
據(jù)了解,MG Cyberster深度融合了機械性能與智活科技,加入了空氣動力學設計和未來科幻風格,還將首創(chuàng)超感電競體驗。官方宣稱,該車的0-100km/h的加速時間在3秒左右,續(xù)航里程可達800km,還搭載了全新智能純電架構和5G互聯(lián)能力。
從世紀初的美人豹,到如今自主新能源超跑百花齊放,對于自主品牌跑車的批評之聲從未停止。誠然,這些年來有些車濫竽充數(shù),有些車量產艱難,也有些車被批評外包打造。但不得不承認,如今自主品牌已經開始有能力造出性能不俗的超跑,并且已經逐漸走進了現(xiàn)實。所以,這些批評的聲音是網(wǎng)友的刻板印象作祟,大眾不夠包容嗎?是不是還有更深的原因?
很多年前,有人和筆者討論過大批量量產的家轎和時間最頂尖的超跑誰更難造的問題。作為汽車工業(yè)的明星,超跑無疑匯聚了汽車產業(yè)最前沿的技術材料,在頂尖的領域,每一馬力、每一秒的提升都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每一輛超跑都是工程師智慧的結晶。但在民用家轎領域,需要的是每年數(shù)十萬輛出廠的新車穩(wěn)定行駛數(shù)百萬公里,需要在有限的成本下兼顧安全、經濟、空間、舒適等等。這是兩種困難點完全不同的產品。
很多人將超跑看成了品牌形象提升的敲門磚,一輛出眾的超跑或許能夠成就一個小眾品牌,但對于一個生產大眾產品的汽車集團,超跑更像是錦上添花。只有品牌從產品到服務等綜合能力提升的情況下,一款出眾的超跑能夠讓更多人看到、認同品牌形象的提升。在電動化新時代,我們看到了自主品牌在產品等方面的進步,當下不失為通過一款耀眼的超跑宣傳自己的契機。但只有扎扎實實的提升綜合實力,才是品牌向上的根基。當然,我們也期待自主品牌能夠給我們帶來驚艷的超跑產品,畢竟不論是業(yè)內的汽車人還是廣大車迷,誰又不曾有一個超跑夢呢。(文:太平洋汽車 郭睿)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