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胎被扎了怎么辦
輪胎被扎后,應冷靜根據(jù)漏氣狀況區(qū)別處理。首先,要找安全處停車,打開雙閃,在高速停車還需放置三角警示牌,隨后仔細檢查輪胎是否漏氣,注意不要貿(mào)然拔釘。若輪胎無明顯漏氣或漏氣緩慢,可低速開到修理店;若漏氣嚴重,有備胎就自行更換,沒有則呼叫拖車救援。到修理店后,維修人員會根據(jù)扎孔情況決定補胎或換胎,補胎后通常還需做動平衡 。
在檢查輪胎是否漏氣時,有個實用小竅門,那就是準備一瓶肥皂水。將肥皂水涂抹在疑似被扎的部位,如果有氣泡冒出,那就說明輪胎在漏氣,并且根據(jù)氣泡冒出的速度,能大致判斷漏氣的快慢。
當確定輪胎漏氣緩慢,可以低速行駛前往修理店時,一定要控制好車速,盡量保持在每小時 40 公里以下,而且要時刻留意輪胎的狀態(tài)以及車輛的行駛穩(wěn)定性。途中若有充氣泵,可應急補充氣壓,維持輪胎正常的氣壓狀態(tài),保障行車安全。
要是漏氣嚴重,而自己又有更換備胎的能力,那就按照車輛使用手冊的指示,規(guī)范操作更換備胎。在更換過程中,要確保千斤頂支撐穩(wěn)固,拆卸輪胎時注意螺絲的擺放,避免丟失。若不確定自己能否正確操作,或者備胎存在損壞等情況,那就果斷呼叫拖車救援,切不可冒險繼續(xù)行駛。
到了修理店,維修人員會依據(jù)具體情況做出專業(yè)判斷。一般來說,胎面孔洞小于 6 毫米通常可補胎,常見的補胎方式有貼片補胎、蘑菇釘補胎等。貼片補胎操作相對簡便、成本較低,適合較小的扎孔;蘑菇釘補胎能更好地兼顧氣密層和胎面修復,效果更持久,但價格相對較高。如果釘子扎在胎側或孔洞太大,可能就需要更換新輪胎了。
總之,輪胎被扎雖然會給出行帶來一些麻煩,但只要掌握正確的處理方法,冷靜應對,就能將損失和危險降到最低,保障后續(xù)行車的安全與順暢。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lián)網(wǎng))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10602000157號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1060200015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