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換了新電瓶后如何保養(yǎng)
電動車換了新電瓶后,保養(yǎng)需多方面注意。首先要進行充分充放電,至少完成三次充放電循環(huán),此后合理安排深放電頻率。充電時間也有講究,首次、日常及不同季節(jié)的充電時長各有標準。充電時遵循正確接線順序,在安全通風干燥處進行。同時,騎行時避免高溫、顛簸、虧電等不利因素,長期不用也要每月充電一次,如此才能延長新電瓶使用壽命。
充分充放電能讓新電瓶發(fā)揮最佳性能。至少完成三次充放電循環(huán),這能激活電瓶極板物質的活性,此后每騎行三次進行一次深放電,可擴大電瓶容量。半年后及每隔半年進行三次深放電,讓電瓶保持良好狀態(tài)。
充電時間把控很關鍵。第一次充電要8小時以上,給電瓶充足的“能量儲備”。夏天溫度高,充電器變綠燈后再伏充1小時,冬季則需伏充2小時,以補償不同季節(jié)的充電差異。平時每次充電6 - 8小時即可。新電瓶第二次充電前,電量快用完時再充,充電時間8 - 11小時為宜,讓電瓶電量得到充分補充。另外,充電指示燈亮后應立即拔掉電源,防止過充損害電瓶。
騎行時,要注意避免高溫環(huán)境。比如烈日下長時間暴曬后不宜馬上充電,騎行時也不要一直將調速轉把擰到底,避免頻繁急啟動或猛啟動,減少電瓶的瞬間大電流放電。上坡時勿帶重物或乘客,減輕電瓶負擔。騎行回來后,放置一兩個小時再充電,避免電瓶因發(fā)熱而影響充電效果。同時,要避免在顛簸路面騎行,若無法避免則減速慢行,防止電瓶因震動受損。
長期不用的電動車也要悉心照料,每月充電一次,防止電瓶自放電導致虧電,影響使用壽命。掌握正確充電方法,先插充電器與電動車接頭的插頭,后插電源插頭,充滿后先拔電源插頭,最后拔充電器插頭,在安全通風干燥的環(huán)境中充電,為電瓶創(chuàng)造良好的“充電條件”。
總之,新電瓶的保養(yǎng)需要在充放電、充電時間、騎行注意事項以及存放充電等多方面用心。只有做好每一個細節(jié),才能讓新電瓶的性能得到充分發(fā)揮,延長其使用期限,為你的出行提供更持久的動力支持。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lián)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