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門間隙調整通常采用哪兩種方法
氣門間隙調整通常采用逐缸調整法和兩次調整法。逐缸調整法是依據氣缸點火順序,把某缸活塞定在壓縮上止點后,對該缸進排氣門間隙進行調整,需多次轉動曲軸、耗時較長,但對磨損嚴重的發(fā)動機調整更精準。兩次調整法則是先讓第一缸活塞處于壓縮上止點,按規(guī)則調整部分氣門,再轉動曲軸調整其余氣門,省時省力,不過要牢記不同車型的可調氣門序號 。
逐缸調整法在操作時,要先松開鎖緊螺母和調整螺釘。將與閥隙規(guī)定值厚度相同的閥塞,塞入閥腳與搖臂之間的間隙。之后,旋轉調整螺絲并拔插閥塞,當感覺有輕微阻力時,復查一遍,無誤后擰緊鎖緊螺母。依照發(fā)動機點火或噴油順序,借助分電器分火頭指向,逐缸進行進排氣門間隙的調整。這種方式就像是一場有條不紊的獨奏,每個氣缸都按部就班地接受精細調校,雖然過程繁瑣,卻能在磨損嚴重的發(fā)動機上,奏出精準的“樂章”。
兩次調整法的操作過程也有其特點。同樣先松開鎖緊螺母和調整螺釘,搖動曲軸讓第一缸活塞處于壓縮上止點,按照特定規(guī)則,比如常見的車型,可調 1、2、4、5、和 8、9 氣門(指發(fā)動機氣門由前向后排列順序)。接著轉動曲軸一圈,使六缸活塞處于壓縮沖程上止點,再調整剩余氣門,像 3、6、7、10“加兩只”(即 11、12)氣門 。調節(jié)時,將測厚儀插入氣門桿端和搖臂之間,以有輕微阻力為合適標準,每次調整都要仔細檢查。這種方法如同一場高效的合奏,巧妙地利用曲軸的轉動,分兩次完成對氣門間隙的調整,極大地節(jié)省了時間和精力。
總之,逐缸調整法和兩次調整法各有千秋。逐缸調整法精準但耗時,適合對調整精度要求高的老舊發(fā)動機;兩次調整法高效便捷,更適合大多數正常工況的發(fā)動機。維修人員可根據發(fā)動機的具體情況,合理選擇調整方法,讓發(fā)動機始終保持良好的運行狀態(tài)。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lián)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