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剎車如何調整
氣剎車的調整需多方面操作,包括制動踏板行程、制動間隙等的調節(jié)。氣剎車依靠氣壓推動制動部件實現制動,調整前要確保系統(tǒng)正常無泄漏。調整制動踏板行程,可通過改變踏板下方推桿長度,讓踏板自由行程保持在 10 - 15mm;制動間隙方面,以鼓式制動器為例,通過調整制動蹄片支撐銷或凸輪位置改變,用塞尺測量使其保持在 0.25 - 0.5mm。調整過程要規(guī)范操作,確保安全。
在調整氣剎車時,還有一些關鍵要點值得關注。比如后輪小飛調整螺母的操作,要是存在鎖止圈,需用17至19的梅花墊在上面,再用小錘輕輕敲擊。往右上方向將其緊固到擰不動,若車輛常跑下坡路,可回掉一扣;常走平路,則回兩扣。
對于剎車分泵的調整,遵循左松右緊的原則。在空車狀態(tài)下,使用千斤頂把車橋頂起,當車輪能用手輕松撥動時,將其緊死。這一步驟能精準控制剎車分泵的松緊程度,保障剎車性能。
此外,松開制動分層上面的鎖止螺母也不容忽視。用16mm梅花扳手向下按到底解鎖,隨后上緊再松開45 - 90°,這有助于實現剎車力的合理調整。而剎車力的調整還涉及制動鉗和輪胎,制動鉗需依據制動盤或鼓的大小形狀來確定,同時要留意輪胎胎壓和胎面磨損情況。
值得一提的是,剎車間隙在一些情況下可自動調整,像浮動鉗式制動和鼓式制動都具備這樣的特性。但即便如此,定期檢查制動器依舊必不可少。要及時清理其中的異物,仔細檢查磨損狀況,果斷更換過度磨損的部件和松弛的彈簧,并且定期更換剎車片,以維持良好的剎車性能。
總之,氣剎車的調整是一項細致且嚴謹的工作,涵蓋多個環(huán)節(jié)與要點。從制動踏板行程到制動間隙,從后輪小飛調整螺母到剎車分泵,每一步都緊密相連。只有嚴格按照規(guī)范操作,定期檢查維護,才能確保氣剎車系統(tǒng)始終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tài),為行車安全保駕護航 。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lián)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