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自主為汽車充電
自主為汽車充電有多種方式。可利用太陽能充電,在車輛表面安裝電池板轉(zhuǎn)化陽光為電能,環(huán)保卻受天氣光照制約;還能采用無線充電,于特定停車區(qū)鋪設(shè)設(shè)施實現(xiàn)無線充電,便捷但效率待提升、建設(shè)成本高;也有動能回收充電,回收車輛制動減速能量轉(zhuǎn)化為電能儲存,能提高能源利用率但回收能量有限。此外,家用車電瓶沒電時,有便攜式充電器充電和電瓶跨接充電等方法,電動汽車則支持家庭低壓慢充與高壓快充。
使用便攜式充電器充電時,要先把充電器的紅色夾子夾到電瓶正極,黑色夾子夾到電瓶負極,務(wù)必保證連接牢固,隨后按下充電鍵即可開啟充電之旅。值得注意的是,充電時充電器要與電瓶需求相匹配,像常見的 12 伏電瓶就需用 12 伏充電器,充電電流以電瓶容量的 10% - 20% 為佳。比如家用車電瓶容量約 60Ah,選擇 6A 左右的充電電流,大約 3 到 5 小時就能充滿。
電瓶跨接充電適用于車輛啟動不了的狀況。此時需找另一輛車,用充電線將兩車電瓶電極互連,啟動對方車并讓其怠速空轉(zhuǎn),接著再嘗試啟動自己的車,一旦成功啟動,發(fā)電機便會為電瓶充電。
而對于電動汽車的家庭充電來說,低壓慢充使用 220V 民用電源,適合在晚上或下班后進行長時間充電,這種方式對電池損傷較小,只需將車載充電器插頭插入家中插座就能自主完成,不過功率較小,8 - 10 小時才能充滿。高壓快充則更便捷,適用于有專門充電樁的區(qū)域,像比亞迪 e6 能在 15 分鐘充入 80% 電量,但需要連接專門的高壓充電設(shè)備。
總之,不同的自主充電方式各有特點和適用場景。車主們可以依據(jù)自身實際情況、車輛特性以及需求來合理選擇,掌握正確的充電方法和注意事項,這樣既能讓汽車及時補充能量,也有助于延長電池等部件的使用壽命。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lián)網(wǎng))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