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車身與邊線的距離
判斷車身與邊線的距離,可以借助車內突出點、后視鏡、車頭位置、雨刮器節(jié)點、車輛 A 柱夾角等多種方式。駕駛時,準確判斷車身與邊線的距離對行車安全意義重大。車內突出點如引擎蓋前沿、玻璃水噴頭等可輔助判斷;通過后視鏡能直觀看到車身與邊線平行及距離情況;利用車頭位置、雨刮器節(jié)點、A 柱夾角等也各有其法。不過因個體與車型差異,需日常練習來精準掌握。
借助車內突出點判斷時,不同車型有不同的參考位置。像普桑,右側引擎蓋 1/3 處折線與右邊線相交,右側車身離邊線約 30 公分;右側玻璃水噴頭處在右邊線延長線上也大致符合這一距離;左雨刮器中間鉚釘對準右邊線同樣可行。在有路沿的路段,當右側前門把手遮住馬路牙或“接觸”時,車身距離路沿約 30 公分 。
通過后視鏡判斷,要先調整好左右后視鏡角度。當看到車身與邊線平行且距離適中時,車輛的位置相對安全。利用車頭位置判斷也較為常用,當視線看到車頭前沿剛好覆蓋住邊線時,車身與邊線距離大約 30 厘米,但不同車型會有差異,需要駕駛者熟悉自己車輛的情況。
雨刮器節(jié)點也能輔助判斷車距,比如左雨刮器節(jié)點與邊線重合時,車身距邊線約 30 厘米。而參考車輛 A 柱夾角,當 A 柱與邊線夾角和道路邊緣線重合時,車身與邊線的距離通常比較合適。
此外,還可以觀察車輪與路邊的距離,一般保持在 10 - 15 厘米左右較為安全。利用車身側面標記,如車門把手、車身線條等作為參考點也能幫助判斷。
總之,判斷車身與邊線距離的方法多樣。由于身高、坐姿、后視鏡角度以及車輛體形等因素的影響,這些方法可能并非對每個人都完全適用。駕駛者需要在日常駕駛中不斷練習和測試,找到最適合自己和所駕車輛的判斷方式,從而更精準地把握車身與邊線的距離,保障行車安全 。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lián)網(wǎng))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