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airbag車標
Airbag并非車標,而是安全氣囊的標識。在汽車領域,安全氣囊作為重要的被動安全裝置意義重大。它通常由傳感器、氣囊、電子控制裝置等構成,一般安裝在方向盤、副駕儀表板等多處位置。當車輛遭遇碰撞,安全氣囊迅速膨脹彈出,與安全帶協同工作,能極大降低車內乘員受傷風險,為人們的行車安全保駕護航 。
安全氣囊的關鍵組成部分各司其職。安全氣囊傳感器猶如敏銳的“偵察兵”,時刻感知車輛行駛過程中的各種狀況,一旦監(jiān)測到強烈撞擊信號,便迅速將信息傳遞出去;防撞安全氣囊則像是守護天使,平時安靜地隱匿于車內裝飾之中,在關鍵時刻迅速充氣展開,變成柔軟而強大的緩沖墊,防止駕乘人員與車內硬物直接碰撞;電子控制裝置則如同智慧的“指揮官”,精準地協調整個安全氣囊系統(tǒng)的運作,確保在合適的時機、以恰當的方式觸發(fā)氣囊。
安全氣囊的安裝位置多樣,涵蓋了車輛的多個關鍵部位。方向盤中間位置是它常見的“藏身之處”,為駕駛員提供最直接的保護;副駕駛側儀表板下面的安全氣囊,給予副駕乘客可靠的防護;座椅側面的安全氣囊,在車輛側面受到撞擊時發(fā)揮作用,減少駕乘人員身體側面受到的傷害;車頂內側的安全氣囊,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側氣簾,能在翻滾等嚴重事故中為車內人員撐起一片安全的“天空”。不僅如此,在一些高檔汽車上,還配備了膝部氣囊,進一步保護駕乘人員的腿部。
安全氣囊的工作過程猶如一場精密的“演出”。當汽車受到一定程度的碰撞力量后,氣囊系統(tǒng)會引發(fā)類似微量炸藥爆炸的化學反應,使得安全氣囊瞬間充氣彈出。在乘員身體與車內零部件碰撞前及時到位,當人體接觸氣囊時,氣囊表面的氣孔開始排氣,起到緩沖作用,減輕沖擊力,從而降低乘員所受到的傷害。據相關數據顯示,在發(fā)生碰撞事故時,安全氣囊可減少25%的頭部受傷幾率,面部的受傷幾率也能減少80%,其保護效果得到了廣泛認可。
然而,使用安全氣囊時也有諸多注意事項。乘車時,我們務必與氣囊保持合適的距離,避免在氣囊的前方、上方或近處放置物品,否則這些物品在氣囊彈出時可能會變成傷人的“暗器”。駕駛員尤其要注意胸部與方向盤保持一定距離,確保在氣囊觸發(fā)時能起到最佳的保護作用。同時,禁止擅自改變安全氣囊系統(tǒng)及其周邊布置,因為任何不當的改動都可能影響安全氣囊的正常工作。此外,安全氣囊需與安全帶配合使用,若不系安全帶,即使安全氣囊正常彈出,也可能給駕乘人員帶來二次傷害。汽車儀表盤上設有安全氣囊故障燈,啟動發(fā)動機后若該燈未熄滅,表明安全氣囊有故障,此時需立即修理或更換,以確保安全氣囊隨時能處于最佳待命狀態(tài)。
總之,airbag所代表的安全氣囊,是汽車安全領域的一項偉大發(fā)明。它以科學的設計、精妙的運作和可靠的保護,為人們的行車之旅增添了一份堅實的保障。但我們也要時刻牢記正確使用和維護安全氣囊的要點,讓這一安全裝置真正發(fā)揮出它應有的作用,守護每一次出行的平安。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