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開車會損傷底盤嗎
雨天開車是有可能損傷底盤的。一方面,當遇到積水路段,若水位過高,普通轎車水位達 20 厘米以上、底盤較高的 SUV 達 30 厘米以上,就有發(fā)動機進水風險,長時間水浸還可能致使底盤部件損壞。另一方面,雨天過后,酸性雨水和水蒸氣會通過底盤細縫侵入,酸雨滯留底盤易造成銹蝕。所以雨天開車確實存在損傷底盤的潛在風險。
在積水路段,汽車底部雖然有著一定防止水進入的設計,但當水位超過一定限度時,諸多隱患便會隨之而來。車輛的進氣管入口位置較低,在涉水過程中,雨水就極有可能被直接吸入發(fā)動機,從而引發(fā)一系列嚴重問題。而且排氣口通常低于水位線,在特定情況下,雨水也可能順著排氣口倒灌進發(fā)動機,這無疑對發(fā)動機以及整個底盤系統(tǒng)都有著極大的威脅。即便水位沒有超過發(fā)動機進氣口高度,車輛看似能夠正常行駛,但如果長時間停在積水中,或者涉水深度過大,底盤、排氣系統(tǒng)以及剎車系統(tǒng)等關(guān)鍵部件都可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壞。
此外,雨天過后的潛在威脅同樣不可小覷。如今,空氣中的污染物較多,雨水往往呈酸性。這些酸性雨水和水蒸氣會悄無聲息地通過底盤上那些不易察覺的細縫侵入。一旦它們滯留在底盤上,就如同隱藏的“腐蝕殺手”,會逐漸對底盤部件造成銹蝕。底盤的金屬部件在這種環(huán)境下,時間一長就會被腐蝕,不僅影響底盤的美觀,更重要的是會降低底盤的強度和性能,進而影響到車輛的整體安全性和穩(wěn)定性。
綜上所述,雨天開車時,水位過高帶來的直接損害以及酸雨過后的潛在銹蝕風險,都會對底盤產(chǎn)生不利影響。不過,只要我們在雨天行車時多加注意,例如盡量避免在水位過高的路段行駛,雨后及時清洗車輛底盤、定期做防銹處理以及檢查底盤密封性等,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雨天對底盤的損傷風險,讓車輛底盤始終保持良好狀態(tài)。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lián)網(wǎng))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