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車慢充詳解
新能源車慢充使用單相 220V 交流電源,功率小于 7kW。不同類型的慢速充電器有便攜式和固定式之分。
便攜式通過普通插座供電,有 10A 約 1.5kW 和 16A 約 2.5kW 兩種規(guī)格,10A 插頭最大工作電流 8A 加上轉換損耗有效充電功率約 1.5kW,16A 插頭最大工作電流 13A 減掉損耗約 2.5kW。
固定式與充電樁固定連接,一般有 6.6kW 工作電流 32A 和 3.3kW 工作電流 16A 兩種規(guī)格,因電纜連接可靠工作電流可達標稱最大值,但距離遠會降壓要使用更粗的線。
慢充的充電過程是,交流充電樁充電接口把電網的交流電輸入電動汽車的慢充口,經過汽車內部的充電機把交流電轉成直流電,再輸入電池完成充電。
車載充電機(OBC)是關鍵組件,其功率限制了最終電池能獲得的充電功率。若車載充電機功率小,就算充電樁功率大,實際充電功率也小。有些車載充電機是雙向的,車輛就具備對外放電功能。
新能源車慢充雖充電時間長,但對電池壽命影響小,主要利用家用電源,安裝使用便捷。而且現代電動汽車通常具備智能充電功能,可以根據峰谷電價設定,確保在電價優(yōu)惠時段自動啟動充電,節(jié)省成本又保障安全。
另外,關于快充與慢充的區(qū)分,快充用直流或三相交流電源,功率大于 20kW。像三相交流電源,如 380V,即使按照國標限制的 32A 電流計算,能提供 21kW 的充電功率,有人將其歸類于快充,也可視其為高效充電。而比亞迪 DM-i 系列的直流快充功率僅為 18kW。
總之,新能源車慢充適合日常使用,建議以慢充為主、快充為輔,這樣能有效延長電池壽命。在選擇慢充設備和方式時,要綜合考慮充電器類型、車載充電機功率等因素,確保充電過程安全、高效又經濟。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