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 汽車 科技 的發(fā)展, 汽車 的配置方面也是日漸豐富,充滿了黑 科技 。但是那么多的配置中我認為有一個是買車必須標配的——ESP ESP的全稱是"車身電子穩(wěn)定程序",是 汽車 上較為常見的主動安全配置。 但是在10年前的 汽車 市場,這個配置可謂是高端車型的專屬配置。當時即使是凱美滿這樣的車型也不能做到全系標配。但在歐洲的部分地區(qū),是有相關法律強制要求 汽車 制造商為其生產(chǎn)的車輛配備, 那么ESP到底有什么作用呢? ESP在 汽車 上的發(fā)展不過是近年年來的事兒,其功能的實現(xiàn)要靠幾個關鍵性的安全系統(tǒng)配合:ABS制動防抱死系統(tǒng)、EBD制動力分配系統(tǒng)和TCS引力控制系統(tǒng)。 車內的ECU(行車電腦)通過監(jiān)測四個車輪的行駛狀態(tài),當發(fā)現(xiàn)車輪有打滑空轉或者車輛有產(chǎn)生側滑的危險時,通過對相關車輪施加制動力的方式來最大限度地保證車輪行駛的穩(wěn)定性。這種純概念的說法也行有些晦澀, 下面具體舉兩個事例來說說ESP的作用。 1, 汽車 行駛在平直的路面上,當側車輪駛入滑水螞腔或泥濘中,這時車子左邊輪胎的附著力會變小,相應地該側的牽引力會大大減小。而右邊正常行駛的車輪的附著力和牽引力都沒有發(fā)生變化,這時由于左右車輪的牽引力不同,車輛就會向牽引力較小的方向擺動,讓車輛產(chǎn)生橫向的位移, 汽車 會偏離道路甚至失控。如果車輛配備巧殲了ESP與TCS裝置,這種情況就能很大程度地避免。(ASR即TCS,功能一樣名稱不同) 具體ESP配合TCS的工作狀態(tài):當左右車輪上的牽引力不一致時,車輛的ECU(行車電腦)會激活TCS,盡可能地減小未側滑一側的牽引力,讓車輛維持在一個平穩(wěn)的行駛狀態(tài);但由于TCS的調整力度有限,或者極短的時間內不能做出反應,那么側滑現(xiàn)象已經(jīng)輕微發(fā)生時,ESP的介入就顯得雪中送炭:這時ESP會將非側滑的車輛施加定程度的制動力,讓驅動輪的牽引力盡可能保持一致,維持車輛行駛的穩(wěn)定性。 2, 當 汽車 以較快的速度轉彎時,由于離心力的作用,車輛會受到孝物沖橫向的作用力。當車速過快時,離心力太大會使車輛發(fā)生橫向移動,而此時的緊急制動往往會讓情況變得更糟,因為一旦側滑發(fā)生橫擺大力制動更會使 汽車 失去平衡的狀態(tài)加劇。 這種情況下就只有ESP能為駕駛者提供最后的幫助。ESP在各個國輪上的傳感器檢測到車輪發(fā)生了一定程度的側滑,交由行車電腦ECU,ECU在判斷出車輛的側滑方向后,將在相應的車輪上施加領外的制動力,通過制動力的差異來彌補向心力的不足,讓車輛盡可能地維持在平衡狀態(tài),安全平穩(wěn)地通過彎道。 值得注意的是ESP也不是萬能的。 ESP和相應的控制力度是有限度的,只能在一定的泥圍內起作用,換句話說,當車速高過140km/h時,任何的電子輔助的是無能為力的。雖然ESP能在重要時刻拉你一把,但是過快的車速會使一切主動安全裝置保護效率大減,還是提醒各位駕駛者注意車速,保證安全! 關注@ 汽車 大car 每天了解一點 汽車 小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