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調整座椅以達到最佳駕駛姿勢
要達到最佳駕駛姿勢,需從座椅高度、前后位置、靠背角度、頭枕以及腰部支撐等多方面進行調整。座椅高度以頭部與車頂有一拳左右距離為宜,這樣既能保證頭部空間,又便于操作;前后位置要讓右腳踩死剎車時膝蓋約 120 度彎曲;靠背角度保持在 100 度至 110 度之間,提供舒適支撐;頭枕中心與頭部中心平齊;有腰部支撐功能的則依個人腰部曲線調節(jié)。調整到位,駕駛更舒適安全。
具體來說,座椅高度的調整并非簡單的“一拳距離”這么單一。駕駛者還需結合自身手臂長度、方向盤與身體的位置關系等因素。在保證頭部與車頂一拳距離的基礎上,雙手自然伸開握住方向盤時,肘部與肩部應處于放松狀態(tài),而且手握方向盤的高度要低于肩部10厘米左右,同時目光平視時,視線剛好落在前擋風玻璃的中線上,這樣的高度能讓駕駛者操作方向盤更加得心應手。
座椅前后位置的調整也有更多講究。除了右腳踩剎車踏板到底時膝蓋呈120度彎曲,左腿踩踏離合器踏板也要自然輕松。當背部緊靠座椅,胳膊伸直搭在方向盤上時,手腕部恰好落在方向盤上,此時的前后距離能讓駕駛者在操作踏板和方向盤時都不會感到局促或過度伸展。
靠背角度處于100度至110度之間,能給背部提供良好的支撐。太豎直會讓駕駛者很快感到疲勞,半躺則不利于對車輛的操控。頭枕的高度必須精準調節(jié),頭枕中心與頭部中心平齊,或者頭枕中間柔軟部位與耳朵上沿平行,才能在關鍵時刻對頭部起到有效的保護作用。
至于腰部支撐,對于配備該功能的車輛,駕駛者要根據(jù)自身腰部曲線耐心調節(jié),適中的腰部支撐能大大減輕長時間駕駛的疲勞感。
總之,調整座椅達到最佳駕駛姿勢是一個綜合且細致的過程。每個環(huán)節(jié)都緊密相連,只有將座椅高度、前后位置、靠背角度、頭枕以及腰部支撐等都調整到合適狀態(tài),駕駛者才能在行車過程中享受舒適的體驗,同時提升駕駛的安全性和操控性。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lián)網(wǎng))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