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掛擋還是先拉手剎?
停車時手動擋汽車先踩離合掛空擋、踩剎車,車輛停穩(wěn)后拉手剎;自動擋汽車先踩剎車,停穩(wěn)掛 P 擋后拉手剎。起步時手動擋和自動擋汽車都是先掛擋再放手剎。停車先拉手剎可穩(wěn)定車輛,避免溜車;起步先掛擋再放手剎能確保平穩(wěn)啟動。這樣的操作順序既能保障行車安全,又有助于減少車輛部件的磨損,延長其使用壽命 。
對于手動擋汽車而言,停車時先踩下離合器,將擋位掛入空擋,這一步是為了切斷發(fā)動機與車輪之間的動力傳輸,使車輛處于相對自由的狀態(tài)。接著踩住剎車,讓車輛平穩(wěn)停下,在確認車輛完全停穩(wěn)之后,再拉緊手剎。手剎的作用是通過機械裝置鎖住后輪,進一步固定車輛,防止其在停車狀態(tài)下發(fā)生滑動。如果停車時不先拉手剎,車輛有可能因為路面不平整等因素而出現溜車的情況,這不僅可能對車輛造成損傷,還可能危及周圍的行人和其他車輛。
而自動擋汽車停車時,要先踩下剎車踏板,使車輛穩(wěn)穩(wěn)地停下來。待車輛停穩(wěn)后,將擋位掛入 P 擋。P 擋是駐車擋,掛入此擋后,自動變速箱內的鎖止機構會鎖止變速箱的齒輪,間接鎖止車輪。不過,即便 P 擋有鎖止功能,還是需要拉緊手剎。因為手剎可以提供額外的制動力,特別是在一些特殊情況下,比如停車的路面有坡度,手剎能更好地保證車輛的穩(wěn)定,減少變速箱鎖止機構的壓力,降低其磨損的可能性。
在起步階段,手動擋和自動擋汽車都遵循先掛擋再放手剎的原則。手動擋汽車上車后,先系好安全帶、調整好座椅,然后快速踩下離合器踏板,將擋位掛入 1 檔。打開左轉向燈,仔細觀察周圍情況后,松開手剎,快速抬起離合器至半聯(lián)動位置稍作停頓,此時發(fā)動機的動力開始逐漸傳遞到車輪上,再慢慢抬起離合器并配合加油門,車輛就能平穩(wěn)起步了。先掛擋再放手剎,能讓車輛在動力傳遞就緒的情況下,順利擺脫手剎的束縛,實現平穩(wěn)啟動。
自動擋汽車起步時,先踩下腳剎,將擋位切換至 D 擋,D 擋是前進擋,為車輛前行做好準備。接著松開手剎,然后松開腳剎,最后踩下油門,車輛便緩緩起步。對于部分配備電子手剎的車型,在踩下油門時手剎會自動解除,這也體現了先掛擋再解除手剎的操作邏輯。這樣的起步順序可以避免車輛在啟動時出現不必要的晃動或失控,確保駕駛過程的平穩(wěn)與安全。
總之,無論是停車還是起步,遵循正確的掛擋和拉手剎順序,對于保障行車安全和維護車輛的良好狀態(tài)都至關重要。正確的操作習慣不僅能讓我們在駕駛過程中更加從容自信,還能為車輛的長期穩(wěn)定運行打下堅實的基礎。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lián)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