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動剎車盤和固定剎車盤有何不同
浮動剎車盤和固定剎車盤在制動原理、構造及尺寸等方面均有不同。制動原理上,浮動剎車盤靠在軸銷自由滑動產生制動力矩,固定剎車盤則是活塞推動制動塊夾緊制動盤來產生;構造方面,前者制動鉗浮動,后者制動鉗固定;尺寸上,浮動剎車盤軸向和徑向尺寸小,固定剎車盤因結構復雜尺寸更大。這些差異使得它們在不同車型和場景中發(fā)揮著各自的作用 。
先來說說制動原理的差異所帶來的影響。浮動剎車盤在制動時,當內側制動塊接觸制動盤,制動鉗會沿著軸銷向內浮動,使得外側制動塊也能迅速接觸制動盤,進而產生制動力矩。這種制動方式相對較為靈活,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自動調整制動的力度和位置,對制動系統(tǒng)的整體協(xié)調性有較好的提升。而且在頻繁制動過程中,浮動的特性有助于緩解局部過熱的情況,讓制動性能更加穩(wěn)定。
而固定剎車盤的制動原理,是制動鉗內的活塞直接伸出制動塊,然后緊緊夾住制動盤,通過這種摩擦力來實現(xiàn)制動。這種方式簡單直接,能夠瞬間產生較大的制動力,在需要緊急制動或者對制動力要求較高的場景下,固定剎車盤的優(yōu)勢就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
從構造方面進一步剖析,浮動剎車盤的制動鉗設計為浮動式,這使得整個剎車盤的結構更加緊湊。制動鉗能夠在軸銷上自由活動,這在車輛行駛過程中,可以更好地適應不同的路況和剎車需求,減少不必要的磨損。同時,這種浮動構造在安裝和維護時相對較為方便,一些小的調整和更換操作能夠更輕松地完成。
固定剎車盤的制動鉗則是固定安裝在車輪支架上,一般多為多活塞設計。多活塞的構造賦予了它強大的制動力,但也使得其結構相對復雜。由于制動鉗固定不動,在長期使用和頻繁制動后,制動盤局部受到的壓力更為集中,可能會出現(xiàn)一定程度的熱變形等問題,不過隨著技術的不斷發(fā)展,這些問題也在逐步得到改善。
再看看尺寸上的不同帶來的影響。浮動剎車盤不需要跨越制動盤進行復雜的連接,所以它在軸向和徑向的尺寸都比較小。這一特點讓它在一些對空間布局要求較高的車型上具有很大優(yōu)勢,比如前輪驅動車輛的前輪,空間有限,浮動剎車盤就能夠很好地適配,并且不會因為尺寸問題而影響其他部件的正常工作。
固定剎車盤由于結構復雜,需要跨越制動盤連接鉗內油和外部通道,這使得它的整體尺寸通常比浮動剎車盤要大。較大的尺寸雖然在空間占用上不占優(yōu)勢,但在一些需要更大制動力的高性能車輛和賽車應用中,卻能憑借自身的結構特點,為車輛提供強大而穩(wěn)定的制動性能。
綜上所述,浮動剎車盤和固定剎車盤各有千秋。浮動剎車盤以其靈活的制動方式、緊湊的結構和較小的尺寸,在一些常規(guī)車型和對制動靈活性有要求的場景中表現(xiàn)出色;而固定剎車盤則憑借強大的制動力、多活塞的復雜構造以及較大的尺寸,在高性能車輛和需要高強度制動的場合中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們共同構成了汽車制動系統(tǒng)中豐富多樣的選擇,以滿足不同消費者和不同使用場景的需求 。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lián)網(wǎng))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