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間開車的步驟與白天有何區(qū)別
夜間開車和白天開車在步驟上有不少區(qū)別。
首先是燈光使用。夜間光線不足,燈光就成了關(guān)鍵。上車出行就得先開燈,哪怕在門口也有視線盲區(qū),開燈能保障自己和他人安全。
不同道路環(huán)境要用不同燈光,在野外空曠、無人無車且照明不好的地方,可開遠光獲取更大視野,但發(fā)現(xiàn)前方有行人和車輛,要馬上換近光,不然會干擾對方。
特殊天氣像雨雪、大霧,普通大燈照明穿透力不強,得開霧燈輔助照明,還能讓別人早點發(fā)現(xiàn)自己。光線朦朧時,開示寬燈示警。
在有路燈且時速 30km/h 以內(nèi)的街道和市郊道路,用近光燈或小燈;無路燈且時速 30km/h 以上,用遠光燈;通過繁華街道、夜間下雨走瀝青路面,光線反射強,要降速改近光燈。
觀察判斷也有區(qū)別。白天能借助周邊事物判斷車距等,夜間就困難得多。所以夜間要增加與前車距離,隨時能剎車防碰撞。
在城市道路,要格外留意橫穿馬路的行人,他們可能從車縫中突然跑出來。霧氣大時,打開雙閃和霧燈,讓別人能看到自己。
同時要看清路面,避開異物,特別是高速上,車速高,碰到大異物易翻車。通過路口、小區(qū)、鄉(xiāng)鎮(zhèn)都要減速,不管有無紅綠燈。
車距控制上,夜間和白天也不同。速度越高,車距越要遠,在高速公路上,夜間和前車車距要比白天更大,因為夜間主要看前車剎車燈,萬一剎車燈壞了且跟車近,就容易出事。
另外,倒車時,夜間倒車不能全靠雷達,沒下雨最好搖下玻璃伸頭看,有人指揮更好。
而且新手夜間開車盡量別在又小又偏僻的服務區(qū)休息,累了就下高速找旅館或停在熱鬧有人的地方。
出發(fā)前還要檢查車燈是否正常,讓他人幫忙觀察確保都能點亮。
總之,夜間開車只要做好這些,就能更安全順利。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lián)網(wǎng))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1060200015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