鏟車操作中的常見錯誤有哪些
鏟車操作中的常見錯誤不少。
首先是發(fā)動機方面。發(fā)動機全負荷工作突然停車,這危害極大,全負荷時缸內溫度極高,突然停車水泵停止工作,機體熱量聚集,活塞易局部燒熔,增壓器軸承也可能燒死,再次啟動還可能活塞熔頂。解決辦法就是避免全負荷運轉時突然停機,若因故障突然停機,可用起動機拖動發(fā)動機幾次,每次不超15s,讓冷卻液循環(huán)帶走熱量,未查明原因前別再啟動。
發(fā)動機長時間低轉速運行也不行,停車時長時間怠速,發(fā)動機運行溫度低,潤滑條件差,機油壓力低不利于油膜形成,會加劇部件磨損,導致冒藍煙、積碳、動力不足,大負荷工作還可能拉缸或活塞熔頂。建議減少低速運轉時間,怠速不超十分鐘,停車十分鐘左右就熄火。
作業(yè)過程中直接補充冷卻水也是錯誤操作。柴油機高溫時直接加水,冷卻系統(tǒng)溫差大,缸蓋、缸套、缸體等會瞬間脆裂產生微裂紋,逐漸滲漏冷卻水,甚至漏油、漏氣。正確做法是柴油機溫度過高時,以稍高轉速空載運轉,待水溫降至50℃左右再熄火,擰松散熱器蓋,排出水蒸氣后緩慢注入冷卻水。
帶負荷停機或作業(yè)后立即停機同樣不可取。帶負荷停機或作業(yè)后馬上停機,冷卻系統(tǒng)停止工作,熱量積聚。正確操作是裝載機熄火前應卸除負荷,空載運轉3至5分鐘,使機溫降至40℃以下,水溫降至50℃以下再停機。
另外,剛啟動就猛轟油門也不對。發(fā)動機剛啟動時機身溫度低、機油黏度大、流動性差,猛轟油門機油短時間不能暢流至各潤滑點,運動副不能建立良好油膜,產生瞬間干摩擦,導致劇烈磨損,還可能加速機件損壞,對配有渦輪增壓器的柴油機,易破壞油封導致故障,降低功率。啟動后應平穩(wěn)低速運轉,嚴禁轟油門。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lián)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