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輪驅動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2025-01-27 00:51:07
作者:資訊小編
四輪驅動的工作原理,簡單來說就是讓汽車的前后輪都能獲得動力,從而提升汽車的行駛能力。
比如在行駛中,動力會通過電子系統(tǒng)自動分配到各個車輪上,遇到車輪打滑,系統(tǒng)能迅速做出反應,把動力給到有抓地力的車輪,保證車輛穩(wěn)定行駛。
四驅系統(tǒng)有不同的類型,像分時四驅,得手動切換,沒有中央差速器,轉速差不好處理,常見在 SUV 上,能在動力、通過性和燃油經濟性之間找平衡。
全時四驅就一直是四驅狀態(tài),車輪一打滑能馬上自動切換。四驅系統(tǒng)里有分動器,作用是分配前后軸的轉矩,還能在兩驅和四驅之間轉換。
有的四驅系統(tǒng)帶有黏性耦合器,前后軸有轉速差時,能把驅動力傳到后橋。比如大眾 4 MOTION 全時四驅,用錐齒輪傳動裝置和 Haldex 離合器,轉矩能根據行駛狀況調整。寶馬 xDrive 四驅能控制調節(jié)前后橋轉矩的分配,靠多片式離合器按比例分配,還有伺服電動機來調整。
總之,四驅系統(tǒng)能讓汽車在復雜路況下,比如雨雪天或者崎嶇不平的路面,都能有更好的牽引力、制動性能,行駛更穩(wěn)定,通過性更強。但也要注意,四驅系統(tǒng)會讓車更重、更耗油,成本也高,所以得根據自己實際需求和經濟狀況來選。而且四驅系統(tǒng)要定期維護保養(yǎng),才能正常工作。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
本文導航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