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款車改用懷擋了!而且還是一線暢銷車,該怎么評價?”
“顯然是一種退步。”
“奔馳用懷擋的時候為何不這么說?”
“因為奔馳汽車的動力總成并不會令人失望,懷擋只是凸顯調(diào)性而不是為了降低成本?!?/p>
“是否有些雙標?”
……

又一款暢銷車把扶手式電子換擋桿改成了懷擋,為何現(xiàn)在的汽車普遍喜歡用懷擋呢?這是有些網(wǎng)友所不解的,但也是一些網(wǎng)友所期望的。曾經(jīng)的美系汽車普遍采用懷擋,其中甚至包括手動擋的懷擋;不過使用懷擋的令人印象最為深刻的汽車品牌還是以高端品牌為主,比如奔馳汽車或勞斯萊斯,于是才有些汽車愛好者對這種設計抱有特別的好感。
然而朝向懷擋的方向進化實際是一種退化。
尤其是某些硬派越野車或高性能轎跑車也使用的時候。

懷擋并不符合主流汽車用戶的駕駛習慣。
絕大多數(shù)司機所持有的駕駛證是C1,其準駕車型對應的是小型、微型載客車,以及輕型及以下標準的載貨車;核載人數(shù)要在九人以內(nèi),貨車總質(zhì)量要低于4.5噸——重點是C1可以駕駛這些準駕車型的手動擋,C2對應的是自動擋。雖然現(xiàn)在的手動擋乘用車已經(jīng)極少,但由于觀念的轉(zhuǎn)變需要較長的時間且C2駕照的學習成本較高,所以還是持有C1駕駛證的人最多,而國內(nèi)的手動擋汽車都采用扶手式換擋桿的設計。

從學習駕駛的時候就用這種換擋桿,駕駛習慣則會高度一致的習慣于扶手式。
在實際駕駛過程中總會有單手扶方向盤的習慣,右手一般會搭在換擋桿上;而沒有了換擋桿的設計則難免會讓一些司機的右手無處安放,這會讓司機感到不適。
那么為何車企們還愿意改用懷擋呢?
原因?qū)嶋H有兩點:降低車輛制造成本加大扶手島臺空間
第一個因素是關鍵,第二個只是結(jié)果。

曾經(jīng)的機械換擋桿普遍不設計為懷擋,究其原因是懷擋的設計會讓機械結(jié)構(gòu)更加復雜,制造成本會偏高;反之,現(xiàn)在的燃油車都在普遍使用匹配電子換擋桿的變速箱,新能源汽車基本沒有變速箱——換擋桿只是一個有線遙控器的角色,起到前進、后退和駐車的模式切換功能而已;沒有了復雜的機械結(jié)構(gòu),于是換擋桿的作用就是為了起到簡單控制和美觀的作用。扶手式換擋桿的體積大、用料多,且需要匹配扶手島臺和整個中控臺進行設計,用料可能是高標準的樹脂、皮革,甚至是人造水晶;反之,懷擋的換擋桿很小,且只需要塑料即可,所以懷擋才會成為一種設計潮流。

總結(jié):
扶手式換擋桿更符合主流汽車用戶的駕駛習慣,至于奔馳、特斯拉或勞斯萊斯等品牌的車輛實際本就不是一般理解的主流車品牌,所以用也就用了。當然懷擋也不是全無優(yōu)勢,其確實能夠讓出更多的儲物空間;但是在主流汽車用戶駕駛習慣和實際空間需求的權(quán)衡結(jié)果來看,似乎還是愿意選擇扶手式換擋桿的司機更多。
尤其是SUV、ORV、PICKUP等硬派車型的用戶。
在一切都已電子化的新能源汽車之上,扶手式換擋桿可能是最后的“機械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