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柴油發(fā)動機的排放標準是怎樣的?
小型柴油發(fā)動機的排放標準包含多個階段和具體指標要求。常見的如國三、國四、國六等標準,各有不同規(guī)定。國三對 3.5T 以上車型的 CO、HC、NOX、PM 及煙度等排放物設有限值;國四在此基礎上增加車載診斷系統(tǒng)等;國六是嚴格標準之一,大幅降低氮氧化物和顆粒物排放限值,冷啟動工況下對一氧化碳等含量也有降低要求。這些標準旨在減少環(huán)境污染,推動發(fā)動機技術升級。
國三排放標準下,對于 3.5T 以上的車型有著明確細致的規(guī)定,CO 排放不得超過 2.1g/(kWh),HC 排放不得超過 0.66g/(kWh),NOX 排放不得超過 5.0g/(kWh),PM 排放不得超過 0.13g/(kWh),煙度不得超過 0.8(1/m)。要達到這一標準,降低顆粒和氮氧化物排放是關鍵。提高燃油系統(tǒng)噴射壓力、降低發(fā)動機機油消耗可減少顆粒排放;而減少燃燒過程中的氧含量、降低燃燒溫度則能有效降低氮氧化物排放 。
國四標準在國三的基礎上進行了完善與升級,增加了車載診斷系統(tǒng),使得車輛排放情況能被實時監(jiān)測。同時,對排放控制裝置提出了耐久性要求,還配備了微粒捕集器,采用更高一代的共軌壓力等技術。這些改變讓排放控制更為精準、有效。
國六標準堪稱世界上最嚴格的機動車排放標準之一。與國五標準相比,它進一步降低了氮氧化物和顆粒物的限值。在冷啟動工況下,一氧化碳含量要降低 50%,碳氫化合物含量降低 30%,一氧化碳含量同樣降低 30%。
小型柴油發(fā)動機的排放標準隨著時間推移不斷嚴格化、精細化。從國三到國四,再到如今更為嚴苛的國六,每一階段都是對環(huán)保要求的積極響應,也是推動柴油發(fā)動機技術不斷革新進步的動力。這些標準的實施促使車企不斷升級技術、優(yōu)化設備,為減少尾氣污染、保護環(huán)境貢獻力量 。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