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迪 quattro 系統(tǒng)的發(fā)展歷程是怎樣的?
奧迪Quattro系統(tǒng)自1980年在日內瓦車展誕生后,至今歷經七代不斷演進。起初它采用開放式中央差速器等結構,后來陸續(xù)引入托森中央差速器、電子差速鎖等,不同時期各有創(chuàng)新。不僅在技術上持續(xù)突破,奧迪Quattro在賽事中更是成績斐然,在WRC、勒芒24小時耐力賽等賽事多次奪冠。同時,該技術也廣泛應用于量產車,成為奧迪品牌核心競爭力之一 。
1986年,第二代Quattro引入了托森中央差速器,這一改變極大提升了系統(tǒng)的性能與響應速度。托森差速器能夠根據車輪的轉速差自動分配扭矩,讓車輛在復雜路況下也能保持穩(wěn)定行駛。此后在1988年,奧迪針對不同車型推出了兩種不同的Quattro系統(tǒng),為自動擋車型加入了電控多片離合器式中央差速器,進一步拓展了技術的適用性。
到了1995年的第四代Quattro,應用了B型托森中央差速器和EDL電子差速鎖。電子差速鎖的加入,可對打滑車輪進行制動,將更多動力分配到有附著力的車輪上,顯著增強了車輛的通過性。
第五代Quattro采用40:60默認前后動力分配,這種更優(yōu)化的動力分配方案,搭載在奧迪Q7上,讓車輛在操控性與越野性能上取得更好的平衡。第六代則對托森差速器結構進行升級,動力分配比例也有所變化,后來還將托森差速器換成冠狀齒差速器,使得扭矩傳遞更高效。
第七代采用冠狀齒輪中央差速器,進一步提升了系統(tǒng)的性能與效率。隨著新能源時代的到來,電動Quattro技術也取得突破,如2020年后e-tron S系列采用三電機扭矩矢量控制技術,在動力分配上更加精準。
奧迪Quattro系統(tǒng)從誕生之初到如今,憑借一代又一代的技術革新,不僅在賽場上展現(xiàn)了卓越的實力,更讓廣大消費者在量產車型中體驗到其帶來的優(yōu)勢。它在提升車輛性能、增強駕駛安全性與舒適性等方面不斷努力,已然成為汽車四驅技術領域的經典代表,持續(xù)推動著奧迪品牌向前發(fā)展 。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