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特斯拉如何應對來自其他品牌的競爭壓力?
美國特斯拉應對來自其他品牌競爭壓力的辦法不少。
首先在產能方面,它長期面臨不足的問題,只有三座工廠,不過已經規(guī)劃在中國和德國設立新廠,這能緩解部分產能壓力。
在技術上,特斯拉不僅是電動汽車,更是智能汽車,能進行車載系統 OTA 更新,不斷提升性能和優(yōu)化操控體驗,賦予汽車更多軟件價值。
中國市場至關重要,特斯拉在上海臨港建設超級工廠,計劃年產 50 萬輛電動車,還計劃從中國多家企業(yè)采購電池。
在運營管理上,特斯拉從商品和服務設計、質量管理、工藝和產能設計、選址策略、布局設計、崗位設計和人力資源、供應鏈管理、存貨管理、日程安排到維護這十大領域持續(xù)優(yōu)化。
比如在商品和服務設計上,通過并行創(chuàng)新解決問題;質量管理上,定期檢查并改進,增加自主制造零部件比例;工藝和產能設計上,整合自動化技術;選址策略上,考慮物流、市場等因素;布局設計上,關注資源和信息流動;崗位設計和人力資源上,采用競爭力薪酬策略吸引員工;供應鏈管理上,建立全球供應鏈網絡,與供應商長期合作并共享信息,利用先進技術優(yōu)化運作;存貨管理上,基于質量原則做庫存決策,部分材料采用及時庫存管理辦法;日程安排上,結合市場和自動化流程;維護上,定期庫存監(jiān)控并保留冗余工藝和生產資源。
面對 RIVIAN,特斯拉通過發(fā)布 CyberTruck 的改裝或設計更新來轉移焦點。面對 Lucid,特斯拉可能以升級 Roadster 來應對。在與傳統汽車制造商和原始設備制造商的競爭中,得州工廠是一大優(yōu)勢,在歐洲也會隨著柏林工廠的運營而改變局面。
此外,特斯拉還通過降低生產成本來保持競爭優(yōu)勢,比如利用自動化技術提高生產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優(yōu)化設計和供應鏈管理來降低采購成本等。
總之,特斯拉通過多方面的努力來應對競爭壓力,未來前景值得期待。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