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情關注——肇慶
貞山位于四會的西南面3公里處,海撥649米,風景區(qū)內林木茂盛,山清谷幽;清泉瀑布,云蒸霞蔚,有如人間仙景。
貞山原名廣正山,后來改名為貞山還有一個神話傳說。相傳唐代此山下的一個小村里有一戶文姓人家,老夫妻膝下無兒女,后來夫妻倆夢見一朵雪白的荷花飄然而至。不久后妻子就生下一個女嬰,滿月時,夫妻倆為女兒訂下了親事。長大后,姑娘的未婚夫卻在上山砍柴時為虎所害,文姑娘毅然過門夫家服侍公婆,但當?shù)氐膸讉紈绔子弟見文姑娘窈窕貌美,幾番調戲,文姑娘只得進廣正山躲避。一天這幾個無良男子進山企圖施暴,文姑娘見已無退路,便縱身跳下深潭而亡。這時仙樂齊鳴,眾仙姑踏云而至,托起文姑飄然西去。接著,天空飄下一張黃紙,上書:“貞山一片石頭白,一片貞山白石頭;人為多情頭發(fā)白,貞山頭白為誰愁?”從此,廣正山便更名為貞山,文姑娘跳潭處名貞崖。在貞山的周圍,還有化身潭、仙魚、仙螺、石碗、石麻籃等勝跡。
門票:15元
龍母祖廟位于德慶縣悅城鎮(zhèn)五龍山下的悅城河與西江交匯處,始建于秦漢期間。相傳悅城龍母樂善好施,能為人消災解難,所以很受崇拜。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一到初八是龍母誕,四面八方會涌來數(shù)以萬計的善男信女,十分熱鬧。
龍母祖廟為磚木石結構,具有良好的防洪、防火、防蟲、防雷性能,雖經(jīng)百年風雨,至今瓦不漏,墻不裂,柱不彎,地不陷,發(fā)洪水時廟宇內外絕無淤泥,是南方低海撥地區(qū)古建筑的典范。整個建筑群與周圍的山水和諧相契,渾然一體,廟內的雕梁畫柱都堪稱精妙絕倫的藝術品,是我國南方古建筑中的藝術瑰寶。
門票:50元
在本頁瀏覽全文>>(共計3頁)
鍵盤也能翻頁,試試“← →”鍵
合作新聞推薦
熱門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