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胎不要胎壓重新學習,君越是實時胎壓,不是算轉速的胎壓監(jiān)測要做動平衡的。車輛在什么情況下需要做動平衡: 1.更換新胎或發(fā)生碰撞事故維修后;2.前后輪胎單側偏磨;3駕駛時方向盤過重或飄浮發(fā)抖;4.直行時汽車向左或向右跑偏;5.雖無以上狀況,但出于維護目的,建議新車在駕駛3個月后,以后半年或一萬公里一次。簡介:在車輛出廠裝配時,都會做動平衡測試,就是為了讓車輪高速行駛更平穩(wěn)。什么是動平衡?又該怎樣做呢?汽車的車輪是由輪胎、輪轂組成的一個整體。但由于制造上的原因,使這個整體各部分的質量分布不可能非常均勻。當汽車車輪高速旋轉起來后,就會形成動不平衡狀態(tài),造成車輛在行駛中車輪抖動、方向盤震動的現(xiàn)象。為了避免這種現(xiàn)象或是消除已經發(fā)生的這種現(xiàn)象,就要使車輪在動態(tài)情況下通過增加配重的方法,使車輪校正各邊緣部分的平衡。這個校正的過程就是人們常說的動平衡。細心的車主會發(fā)現(xiàn)在汽車車輪的輪轂邊緣上,有一塊或多塊大小不等的小鉛塊。這些小鉛塊有的會貼點輪轂內側,有的會卡在輪轂外側。與各式各樣漂亮的輪轂相比,這些個小鉛塊好像有些不太相襯。但正是這個小小的鉛塊,對汽車高速行駛的穩(wěn)定性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輪胎應當定期做動平衡檢查,用動平衡檢測儀檢查。輪胎平衡分為動態(tài)平衡和靜態(tài)平衡兩種。動態(tài)不平衡會使車輪搖擺,令輪胎產生波浪型磨損;靜態(tài)不平衡會產生顛簸和跳動現(xiàn)象,往往使輪胎產生平斑現(xiàn)象。因此,定期檢測平衡不但能延長輪胎壽命,還能提高汽車行駛時的穩(wěn)定性,避免在高速行駛時因輪胎擺動、跳動,失去控制而造成的交通事故。車輪不平衡的原因: 1.輪轂、制動鼓(盤)加工時軸心定位不準、加工誤差大、非加工面鑄造誤差大、熱處理變形、使用中變形或磨損不均。 2.輪轂螺栓質量不等、輪轂質量分布不均或徑向圓跳動、端面圓跳動太大。 3.輪胎質量分布不均、尺寸或形狀誤差太大、使用中變形或磨損不均、使用翻新胎或墊、補胎。 4.并裝雙胎的充氣嘴未相隔180度,單胎的充氣嘴未與不平衡點標記相隔180安裝。 5.輪轂、制動鼓、輪胎螺栓、輪輞、內胎、襯帶、輪胎等拆卸后重新組裝成輪胎時,累計的不平衡質量或形位偏差太大,破壞了原來的平衡。汽車動平衡主要優(yōu)點:1.增強駕駛舒適感;2.減少汽油消耗;3.增加輪胎使用壽命;4.保證車輛的直行穩(wěn)定性;5.降低底盤懸掛配件的磨損;6.增強行駛安全;
0有用
0踩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