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所用場合不同:民用輪胎側(cè)重于壽命,而賽事輪胎更傾向性能,所以從研發(fā)的角度來說,廠家對輪胎的配方就有所差異。2、配方的不同:配方不同決定了兩種輪胎的性能有著較大的區(qū)別。在賽道中,我們常會看到一種市面上少見的一種輪胎——光頭胎,顧名思義,光頭胎胎面光滑,而且它還有個獨(dú)特的性能,在達(dá)到工作溫度后,胎面會融化,從而讓胎面盡可能的以最大面積貼合于地面,帶來最大的抓地力,提高賽車的速度與操控性能。3、使用壽命不同:?拿F1舉例,每條輪胎的平均壽命在30圈左右,也就是差不多半個小時。這段時間中輪胎的工作溫度最高會達(dá)到120度,隨著輪胎表面的橡膠逐漸顆?;?,壽命就會越來越低,抓地力越來越差。而民用輪胎的基本壽命會在5-8萬公里,因為它們需要的是堅固與耐磨,還要適用于全路況。4、胎壓的差別:一般來說,家用車的胎壓至少兩個大氣壓就成,這主要是由于家用車主要承擔(dān)著載重任務(wù)且要兼顧油耗。但賽車的胎壓通常在1.4至1.6個大氣壓左右,這可以讓賽車在彎道中整個輪胎完全帖服,且可以盡量減少顛簸和路肩所帶來的不良影響。5、外型不同:相對來說,民用車的外型算是基本類似,但賽車的輪胎就可謂別有一番文化了。
0有用
0踩
回復(f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