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分段式開車門,也被稱為二次開車門法。具體的操作方法是:下車先將車門推開15到20厘米縫隙,觀察確認安全后將車門打開。在這個過程中,有幾個細節(jié)是車內(nèi)人員要注意的,開車門前先從左后視鏡觀察后方來車情況。對于后排左側的乘客來說,開車門前應該讓駕駛員幫忙觀察后方情況,以確認是否安全。事實上對于后排乘客,我們并不建議他從左邊下車,如果可以最好還是從右邊下車。從外后視鏡中確認安全后,先把車門打開一條縫,打開一條縫不僅是讓自己有一定的觀察空間,還能讓后方駛來的摩托車及非機動車的駕駛員提前知道車門要打開了。直到確認沒有安全問題之后,再下車。荷式開車門法據(jù)說是因為荷蘭的駕駛員們都采用這種方法下車而得名。原來荷蘭的駕駛員們總是用距車門較遠的那只手開車門,也就是左駕用右手開,右駕用左手開。荷式開車門法的優(yōu)勢在于用右手打開車門,上半身自然轉動,身體大幅度向外看,視野更為寬闊,比看后視鏡觀察能減少后方盲區(qū)。另外由于是不習慣的手開門,自然動作會比較緩慢,也給了駕駛員足夠的時間應對緊急事故的發(fā)生。其實以上這個關于開車門的小知識歸根結底就是為了保障車內(nèi)人員的安全。事實上,行車安全是所有車主們最重視的一件事。除了養(yǎng)成良好的開車門習慣之外,擁有一輛安全配置完善的車子也是很有必要的。
0有用
0踩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