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常在路上跑,哪有不扎胎。輪胎扎釘子對于司機朋友們來說已經(jīng)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了,尤其是在國內(nèi)這種復雜的交通環(huán)境里。但是輪胎扎了釘子之后一直有一個問題讓大家十分糾結(jié),釘子是拔還是不拔?總的來說輪胎扎釘子了分以下兩種情況:扎釘子后無漏氣現(xiàn)象當駕駛中聽到輪胎發(fā)出異常聲音后,可能是石子也可能是扎釘子了,建議及時下車檢查。若看到扎釘子處,可以用一些肥皂水噴在扎釘處,看看是否有氣泡,有氣泡表示有漏氣現(xiàn)象,若無起泡則可能沒有漏氣。若沒有漏氣,車主不要擅自拔掉釘子,應該慢速行駛到最近的維修店補胎。車胎扎了釘子即使沒有漏氣也要及時維修,扎有釘子的車胎存在安全隱患,在高速行駛時會容易出現(xiàn)爆胎。扎釘子后有漏氣現(xiàn)象1、漏氣很快。當拔掉釘子后,發(fā)現(xiàn)輪胎漏氣很快的時候,一定不要再駕駛,在原地尋求救援,因為輪胎漏氣后再繼續(xù)駕駛,不但整條輪胎無法在修補,而且對于駕駛者來說危險是極大的。2、漏氣很慢。若輪胎漏氣的速度很慢,在附近可以找到維修店的話,可以以低速行駛到維修店進行修理。切不可再行駛過快或距離過長,避免爆胎的發(fā)生。總結(jié):當輪胎扎了釘子后,如果沒有漏氣或者漏的慢,就不要去碰釘子,慢速行駛堅持到維修店進行補胎。如果漏氣嚴重或者拔了釘子,就不能強行駕駛了,不僅輪胎會報廢,對行駛安全也有很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