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本田1.5T發(fā)動機鬧得風風火火,特獻上正確的測量方法。個人認為,只有冷車的對比才是最正確的方法。開車熱車后測量的,曲軸激打機油會產(chǎn)生氣泡,還有熱脹冷縮的原理,如果機油底殼比較小,機油會明顯上升,這種方式是不正確的。測量的時候在熄火冷車幾個小時后,最好是早上出門前測量,經(jīng)過一個晚上,機油都回流到油底殼了,這個時候油量是最準的。先拉出油尺,用紙擦干,再插進去,再拔出,查看機油液位,自己手機照相留底。過幾天后,再次按照上述方法測量,如果油位沒增高,說明機油并沒有變多。關于本田1.5T機油液位增高的問題,相信大家都有關注,主要是超低溫導致,只要家里是直噴發(fā)動機的朋友,在低溫環(huán)境,也可以關注自己的車會不會有這種情況,我相信不在少數(shù),長安那邊也鬧得風風火火。我要說的另外一個關鍵問題,就是機油量平時保養(yǎng)的時候,很大可能性被加多。因為住我對面鄰居買的就是冠道(查成交價|參配|優(yōu)惠政策),當時還是我介紹的。12月份提的車,后面新聞出來后,人心惶惶,可想而知,鄰居也很擔心,鄰居自己測量,認為接近上線,以為就是機油增多!。我跟鄰居說接近上線是正常的,對比測量沒增量就可以放心,并特地跟鄰居進行測量對比。測量時鄰居還沒首保,我跟他一起測量,按我所說的測量,測量值離刻度上線差1-2mm,鄰居之后測量也是這個結果。當時還特意測量了我家里的兩臺車。雅閣(查成交價|參配|優(yōu)惠政策)3.0測量剛好是到了刻度線上線,鋒范測量值遠高于刻度上線6mm左右。這時鄰居就比較放心了,知道其實到了上線是正常的。而我的鋒范為什么會出現(xiàn)超過上線的情況呢?其實主要原因,就是保養(yǎng)的時候,4S店的師傅沒等機油完全放光,就扭上放油螺栓了,這個你懂的,有看過保養(yǎng)過程的人都知道。人家才沒那個閑功夫等你,所以其實發(fā)動機的機油,并沒完全回流到油底殼,并且被放光。然后師傅就加注機油了,大概加多少,他們是有經(jīng)驗的。加油后,他們還會啟動,再升起車,看會不會漏油,防止放油螺栓滲油。熄火過一兩分鐘再拉出油尺查看。其實這個過程,因為人工操作的原因,還有機油沒有完全回流,一般他們都加到接近上線,就會很大概率導致加油加多了!所以等你完全冷車的時候去檢查,機油就超過上線了?。。?!之后鄰居去做首?;貋砗螅籼炖滠嚋y量,機油就真的超上線5MM左右了。其實就是被加多了機油導致的!我想特此說明的是,測量的時候,以對比之前測量值是否增加,這種方式才是最正確的方法。而不是隨便找個時間,拉出油尺看看,是否超過上線,就認定是否增加了。關于汽油味的,我們也對比過,鋒范、雅閣、冠道,其實都有機油味,當時測量的時候,鋒范還放了一個月沒開,過年回老家,開的是雅閣回去,平時鋒范就少開,但是鋒范汽油味還是挺大,跟冠道比較接近,冠道的汽油味,是三臺車里最大的。這個是可以理解的,畢竟是缸內(nèi)直噴發(fā)動機,更容易混入汽油。而雅閣3.0的汽油味相對就比較小,一個很重要原因是雅閣春節(jié)回老家前才保養(yǎng),還有就是跑長途,加上3.0的發(fā)動機發(fā)熱量實在太大了(機艙空間小,散熱慢,六缸大排量發(fā)熱量大),汽油混入機油里,會更容易被增發(fā)。所以,汽油味是完全正?,F(xiàn)象,只要機油量沒增加就可以放心。家里有多臺車的朋友也可以對比對比,都會有這個情況。汽油的揮發(fā)性的是非常強的,機油與汽油為伍,沒可能沒汽油味,如果沒汽油味,我覺得是你的鼻子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