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防凍液準確的說是防凍冷卻液,有兩種功能,如果僅僅是在損耗之后不斷添加的話可能會出現(xiàn)嚴重問題。防凍液的主要成分是乙二醇和水,乙二醇的作用主要是降低凝固點,水是用來降低成本以及進行散熱,之所以說要定期更換原因在于兩種液體的特性。乙二醇是不易揮發(fā)的液體,凝點是零下10℃,沸點是197.3攝氏度;水是很容易發(fā)揮的液體,凝點是0℃,沸點是100℃,這是常識;從數(shù)據(jù)看乙二醇的沸點很高可以防止發(fā)動機高溫,但凝點很低并不適合北方寒冷地區(qū),不過事實是乙二醇在與水混合之后凝固點最低可以降到零下60℃,那么問題就來了。防凍液在用車過程中會逐漸減少,減少的部分其實只是因為水的蒸發(fā),假設是零下30℃標準的防凍液。在使用中逐漸蒸發(fā)、逐級補充,水箱里的防凍液里乙二醇的比例會越來越大,水的比例越來越小。如果永遠不換的話最后水的比例可能連十分之一都沒有,那么防凍液的凝點也就回到零下10~15℃之間,如果恰巧在寒冷地區(qū)生活,發(fā)動機當然會出現(xiàn)問題。那么在南方生活的車主不用擔心凝點,是不是可以永遠不用更換呢?答案也是否定的,因為乙二醇雖然沸點很高,但是閃點并不高,僅有111.1攝氏度。閃點的意思是液體因為高溫產(chǎn)生的蒸汽與空氣混合之后形成了可燃氣體,隨著乙二醇比例的越來越高,假設出現(xiàn)靜電或者車輛故障或維修出現(xiàn)明火會不會引起爆燃呢?所以汽車防凍液有必要按時更換,建議兩年整體更換一次、最長3年更換一次,幾十元一桶成本很低,自己可以操作,沒有必要犧牲安全。
0有用
0踩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