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花塞的工作原理:隨火花塞電極間隙(0.6-0.9mm)電壓的升高,電極間電場強度不斷增大,當達到某一臨界值時(約10,000V),電極間的間隙即形成放電通道而被“擊穿”。在強電場的作用下,高速運動的電子及高離子使放電通道形成熾熱的氣體發(fā)光體,即火花放電現象。點火花的溫度極高,一般可達2,000-3,000°C,足以點燃氣缸內的可燃混合氣。為了使火花塞經常處于正常的工作狀態(tài),必須使其裙部螺紋部分的工作溫度保持在450-850°C之間,這個溫度范圍稱為火花塞的自潔溫度。如低于450°C,裙部極易產生積炭,并將導致短路;如高于850°C,會產生熾熱點火現象,即混合氣由于熾熱而點燃,而不是由火花塞放電當然,出現早點火現象。要使火花塞工作時的溫度保持在450-850°C的范圍內,就必須保持火花塞的熱平衡,即吸收的熱量等于散出的熱量。而吸收的熱量取決于裙部表面積的大小。
0有用
0踩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