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里湖-塞罕壩自駕游記
各民族兄弟歡聚在一堂, 慶祝我們的翻身解放,
英雄的祖國屹立在東方, 像初升的太陽光芒萬丈,
偉大的人民奮發(fā)圖強, 奔向幸福美好的前方…”
對講機里響起大家嘹亮的歌聲. 這時是下午5點多, 車隊經(jīng)過金山嶺長城進入北京, 歌聲唱出了大家對過去幾天草原生活的留戀, 也正式宣告我們五天的達里湖-塞罕壩穿越圓滿結束.
與在辦公室相比, 過去的五天簡直就是轉瞬即逝. 每個人都那么開心, 每天都有意料之外的驚喜. 最后一天出發(fā)返京時, 大家都戀戀不舍. 最重要的是, 在快樂的旅途之后, 我們都平平安安地回到了北京, 回到了家.
遠行雖然已經(jīng)結束, 但那些美好的時刻卻歷歷在目. 相信每個人都有很多故事可講, 那就先讓我講一講我的故事吧
一. 長途跋涉
第一天基本按計劃進行. 與去年相比, 這次出發(fā)非常順利, 大家都很守時. 早7點前, 大隊人馬已經(jīng)在沙河以北的八達嶺高速公路上集合完畢, 三輛華泰吉田, 一輛切諾基7250載著我們12人的隊伍一路向北, 在早上班高峰, 我們已經(jīng)到達了張家口. 中午12點,按計劃在太仆寺旗用午餐. 稍事休息, 我們又繼續(xù)趕路.
下午4點左右, 我們到達了灰騰梁收費站, 車隊右轉第一次進入沙石路面, 車速也降到了30公里左右. 走了沒多久, 我們就領略了草原和沙地道路的復雜性. 每隔幾百米, 你就會發(fā)現(xiàn)會出現(xiàn)新的岔路, 有時還不止一條. 有些岔路與原來的路平行, 比較好分辨, 有些就讓你無所適從, 無法判斷. 剛開始路上還有行人和車輛可供咨詢, 后來基本看不到人了. 多虧我們的GPS這時派上了大用場. 尤其小白還下載了一段從灰騰梁到達里湖的軌跡, 使車隊基本保持了正確的方向.
5點多,我們已經(jīng)遠遠看到湖邊風力電站的風車了, 周圍是廣闊的草原, 很遠處有幾個山包. 藍天上飄著朵朵白云, 太陽依然高掛在天空, 能見度非常好, 不時還能看到放牧的羊群. 于是大家把車停了下來, 老司機們稍事休息, 新司機乘機練練車, 在草原上撒撒花兒.
下午6點, 我們到達了達里湖最北端的達里湖鎮(zhèn), 達里湖風景區(qū)和達里湖度假村就座落在這里. 由于達里湖度假村還沒有營業(yè), 景區(qū)工作人員又不許在景區(qū)內扎營, 于是決定繼續(xù)向東, 由湖東岸去曼陀山莊.
由東岸走了不遠, 太陽已經(jīng)落山了. 在一個岔道口, 我們派出一輛車去湖邊尋找可能的宿營地. 天色開始轉暗, 風也越來越大. 站在岔道口等待的隊員們開始感到了一些寒意, 紛紛往身上加衣服. 不久從偵察車傳來消息, 湖邊可以宿營. 不過這時, 傍晚的寒意已經(jīng)打消了許多人在湖邊扎營的念頭. 于是大家在簡短的商議后分為兩組, 一組在湖邊扎營, 另一組回到達里湖鎮(zhèn)住宿.
二. 漁場扎營
我們選擇的營地, 距一個漁場值班室大約300米左右. 離湖灘30米, 離湖水的直線距離差不多也有200到300米. 草地上到處是干牛糞, 地面非常平坦. 大家把兩輛車停在上風頭靠近湖水的一側, 希望碩大的車身能在夜晚為我們擋一些寒風. 老邢開始教大家如何搭帳篷, 隊友在下風頭搭起爐子, 開始燒水.
這是我第一次野營. 出發(fā)時對野營有一種孩子般的憧憬. 現(xiàn)在開始搭自己的帳篷了, 那份憧憬變?yōu)榱撕闷? 帳篷搭好以后, 鉆進去試了試, 我塞, 很寬敞嘛, 一個人住富富有余. 帳篷底部的防水布在四周向上彎起大約十公分, 看來即使下雨帳篷里也不會進水. 美中不足的是防潮墊兒太窄, 再寬一倍最好. 睡袋很舒服, 不過腰部到膝蓋這段如果能再寬一些, 讓我翻身時能把腿伸開一些, 那就太爽了. 建議商家再改進一些, 我愿意多付一些錢買個舒服.
天已經(jīng)完全黑了. 晚餐雖談不上豐盛, 卻非?煽, 方便面, 香腸和面包都很受歡迎. 飯后大家還用數(shù)碼相機拍了些 “鬼片”. 準備供沒有露營的隊員們欣賞.
夜真靜. 遠處偶爾傳來幾聲水鳥的叫聲. 今天是農(nóng)歷十五, 一輪圓月高掛在天空, 撒下的月光照亮了草原, 也照亮了湖邊這幾頂新添的帳篷. 帳篷里的小伙子們枕著月色, 聽著風聲和不時響起的鼾聲, 進入了草原的夢鄉(xiāng).
四點一刻, 鬧鐘把我從睡夢中搖醒, 睜開朦朧的雙眼, 透過帳篷, 覺得天已大亮. 匆匆穿好衣服, 把羽絨服套上, 鉆出帳篷, 迎接在草原的第一個黎明, 去等待第一縷日出的光芒.
湖邊傳來水鳥們嘈雜的鳴叫聲, 看來它們起床更早. 遠方的天空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一縷朝霞. 我扛起三角架和攝影包, 向著鳥叫聲最密集的湖岸邊走去.
六點半我返回營地, 大家還沒有起床. 路上碰到兩個從林西縣到漁場辦事的中年人, 閑聊了一會兒. 據(jù)他們說, 這個漁場是林西縣設在這里的. 湖里出產(chǎn)華子魚, 最大只有二兩. 不過味道很好. 八十年代他們剛在這里辦漁場時, 湖面非常遼闊, 水鳥多極了. 現(xiàn)在湖面退了很多. 他們估計再過十年二十年, 湖水可能會徹底消失.
人有生老病死, 看來大自然也是一樣. 達里湖曾有輝煌的過去, 現(xiàn)在已不復當年. 也許, 如果有人對它善加呵護, 有一天它或許會再現(xiàn)當年的風采. 不過這不重要. 我來這里是為了欣賞它的壯闊和美麗, 一種我所親歷的壯闊和美麗. 也許它已不再是最好的, 但我與它相遇在現(xiàn)在, 這就是最好的, 也是最應該珍惜的.
三. 曼陀山上
吃過早飯, 我們一行六人拔營起寨, 返回達里湖鎮(zhèn)與其它隊員會合, 然后繼續(xù)沿湖東岸前往曼陀山. 一路都是沙石路和土路. 我們四輛車揚起一路的煙塵. 向曼陀山進發(fā).
曼陀山是湖南岸的一座小山, 相對高度不足100米, 不過在廣袤平坦的草原上已經(jīng)非常突出了. 山上有兩個巨大的風力電站的風車. 我們一直把車開到了山頂, 停在了風車旁邊.
站在山頂, 整個達里湖一覽無余, 頓時覺得世界是那么的開闊, 心胸也是那么的開闊. 心情好極了. 不知是誰問了一句: “湖邊的那些小黑點是水鳥嗎?”. 我拿出望遠鏡仔細看了一番后, 不禁樂了, 那哪里是鳥啊, 那是吃草的牛. 這里的能見度如此之好, 我們幾乎可以看到平常距離的十倍. 所以才會把牛看成鳥. 哈哈…
四. 陷車與救援
在曼陀山莊用過午飯, 車隊沿湖邊繼續(xù)向西南方向進發(fā), 前往剛剛在曼陀山頂大致確定的宿營地. 不過路況開始嚴峻起來, 砂石路已經(jīng)變成了沙子路, 隨時有陷車的危險. 雖然大家非常小心, 但擔心的事情還是發(fā)生了. 7250陷入了沙中. 大家齊心協(xié)力把車救出來. 慎重起見, 后面的車停下待命, 前面的兩輛車去探路并尋找營地.
不久, 前方傳來消息, 找到了一個不錯的宿營地, 離湖邊非常近. 勘查路線后, 大家覺得把7250拽到宿營地的機會很大, 可以嘗試一下.
終于, 在上一個沙坡到一半的地方, 7250的右后輪深深地陷入了沙坑. 幾番努力均告失敗. 看來只有后退了. 大家分頭找來了樹枝, 石塊, 最有用的是兩根長不到1米, 寬10公分的青石柱. 半小時后, 在幾乎所有的人都精疲力竭之后, 我們終于把車從沙坑里救了出來. 大家一陣歡呼.
記得在計劃出行時, 考慮隊伍中沒有人有越野駕駛和救援的經(jīng)驗, 所以沒有選擇越野路面. 部分隊員準備在達里湖附近嘗試一下越野. 經(jīng)過這段路程, 所有人都直接獲得了陷車與救援的經(jīng)驗, 也對沙漠和沙地駕駛有了直接的了解. 所以雖然大家都筋疲力盡, 但每個人都很興奮.
陷車這樣的困難大家都沒有碰到過, 但齊心協(xié)力并保持一種輕松的心態(tài), 使我們甚至是帶著一種欣賞的心情走過并克服了它. 生活的路何嘗不是這樣, 無論什么樣的困難, 要保持一顆輕松的心, 走過困難. 應該讓它成為一種體驗, 而不是煎熬.
五. 達里湖之夜
這是一片很開闊的草場, 我們選擇在車道旁一塊非常平整的草地為宿營地. 營地的北邊約50米就是湖岸, 左右兩側的草地分別被鐵絲網(wǎng)圍了起來. 東邊遠處是曼陀山, 山上那兩座巨大的風車從這個位置看去仍十分顯眼. 這時是下午五點多, 太陽離落山還很遠, 不過月亮早已迫不及待地沖上了天空. 整個西邊和北邊天際都有云, 看來今天是觀日落的好天氣.
大家已經(jīng)分頭忙活開了.女生在搭帳篷, 男生開始燒水點火準備晚餐. 營地里一派繁忙景象. 烤雞翅首先出爐, 不久, 香腸等其它東西也陸續(xù)出爐, 大家打開紅酒和啤酒, 開始就著烤串兒暢飲.
夕陽逐漸西下, 藏進了天邊的云層, 透過云層向湖中射出萬道金光. 攝友們紛紛帶著家伙來到湖邊, 試圖記錄下這美麗的時刻. 雖然這不是我見過最美的晚霞, 但仍是那么奪人心魄, 讓人迷醉. 回望營地, 夕陽下五彩的帳篷與高掛在天空的圓月相映, 構成了克什克騰草原上一幅美妙的畫面. 我一直在呆在湖邊, 欣賞著美景, 記錄著美景, 直到太陽落山, 才依依不舍地返回營地.
晚飯后大家相約去草原上散步. 草原的夜晚, 一片寂靜, 除了我們幾個人的腳步聲和談笑聲, 偶爾還會聽到晚歸的鳥兒的幾聲鳴叫, 仿佛在向它的伙伴通告它的歸來. 今晚的月夜與昨日又有不同. 一樣的月亮, 只是天上沒有云, 星星也顯得亮多了. 大家揚起頭尋找天上的星星. 北斗七星和北極星最容易辨認. 記得小時候, 每逢晴朗之夜, 我都會在院子里呆上老半天, 去看天上的星星, 北斗七星和獵戶座是我最熟悉的星座. 此時仰望夜空, 才發(fā)覺我已經(jīng)許久許久沒有看到這美麗的星空了.
不知是誰低聲唱起了 “籬笆女人和狗” 中那首插曲, 仿佛是專門為此時此刻寫的一樣,于是大家一起跟著唱了起來:
“星星還是那顆星星, 月亮還是那個月亮, 山也還是那座山呦, 梁也還是那道梁…”
最終, 浪漫的月下漫步被突如其來的電話鈴聲無情地打斷, 電話的內容把大家從月夜的遐想中迅速拖回到了現(xiàn)實. 營地里的隊友在電話中向我們通報, 剛才有三個拿著棍子的當?shù)厝送蝗魂J到我們的營地, 在一番巡視和盤問后離開了. 希望我們迅速回去商討一下敵情和對策.
回到營地, 大家聚在一起商量了一下, 覺得最大的可能是周圍牧場的牧民在巡夜, 看到我們這里有人野營, 而且人很多, 擔心會破壞他們的草場, 所以結伴來盤查. 而且當?shù)啬撩窬幼》稚? 短時間很難聚起很多人, 我們人多, 不用太擔心. 為慎重起見, 決定留兩個人值班到晚上12點以防萬一, 過了12點, 基本就不會有事了. 兩名隊友自告奮勇, 犧牲自己的休息為大家值班. 于是其它人分頭休息了.
還是早上4點20, 鬧鐘把我叫醒. 外面刮了一夜的風, 絲毫沒有停的意思. 心里斗爭了一番, 還是決定起來去看日出.
風確實很大, 不過讓我高興的是, 一夜的風吹散了天上的云, 是個看日出的好天氣. 于是背起相機, 扛起三角架, 去湖邊迎接我向往已久的草原日出… …
六. 爆胎從曼陀山去克旗經(jīng)棚鎮(zhèn)有大約40公里的砂石搓板路. 當以30公里的速度行駛時, 坐在車上感覺非常顛簸. 我想起有人說提高車速會降低顛簸的感覺, 于是我逐步把車速提到60到70公里, 果然不錯. 不過帶來了另一個問題, 以這樣的速度在砂石路上, 控制車輛變得十分困難. 一旦打方向過度, 車輛容易失控.
不久收到后方車輛要求減速的信號. 很快4號車通報3號車爆胎, 要求前方車輛返回救援. 當我們會合后, 發(fā)現(xiàn)3號車的右前胎爆胎, 必須更換. 大家七手八腳地找來了千斤頂, 為3號車換胎.
經(jīng)過半小時的努力, 備胎換好了. 很多新司機也對爆胎和換備胎的全過程和操作方法有了了解, 并有機會親手操作. 又是一個獲得直接經(jīng)驗的好機會.
七. 紅山軍馬場
紅山軍馬場是我們此行的第二個目的地. 我們在中午時分趕到克旗政府所在地經(jīng)棚鎮(zhèn), 在一家小飯店吃了一頓內蒙特產(chǎn)的莜面窩窩, 然后向南經(jīng)廣興源前往紅山軍馬場.
在經(jīng)棚鎮(zhèn)時, 正趕上全鎮(zhèn)停電, 飯館的老板在廚房點著蠟燭為我們做飯. 聽說停電在這里是家常便飯. 要知道這里離北京只有大約六百公里的路程. 在北京生活慣了的人們是很難想象這里人們缺電的日常生活的. 我想, 如果我們在抱怨生活的艱難和不公時, 多想一想這里人們的生活狀況, 心里一定會平和許多.
由于修路, 在過了廣興源后, 我們被指上了一條繞行的土路, 說是路, 實際就是草原上被車碾壓出來的車轍, 而且是搓板式的, 大約有二十多公里. 路上看到的都是越野車, 工程車, 農(nóng)用車. 可是在一個山梁上, 我們驚奇地發(fā)現(xiàn)對面駛來了一輛京G拍照的夏利車, 那一剎那, 驚得大家連嘴都合不攏了. 夏利后座上的女乘客沖我們一個勁地搖手打招呼. 我當時的感覺, 打個比方, 我們就像全副武裝的國民黨軍隊, 夏利車上的人就是小米加步槍的解放軍. 此時此刻, 精神上的力量完全克服了裝備上的差距, 在我們焦急地盼望著趕快走完這段該死的破路時, 對方正為他們居然可以走到這么遠的地方, 走過這么糟糕的路而興高采烈. 從這一點來看, 我比不上他們. 幸福的程度并不與物質擁有的程度成正比. 同樣, 對美和藝術的追求和領悟, 并不與裝備器材的優(yōu)劣成正比. 正確的心態(tài)可以幫你克服許多困難.
八. 穿越烏蘭布統(tǒng)的行攝
為了滿足大家對游玩的不同要求, 在紅山軍馬場的游覽, 我們分成了兩組. 一組稱為 “嚴肅的攝友”, 以攝影為主. 另一組是其它不想受攝友束縛, 以 “到此一游” 攝影為目的, 兼有其它喜好的隊員組成. 我當然屬于前者.
攝友組共有六人, 在早餐前, 我們去三拐子溝做了一些拍攝, 并進行了小規(guī)模的越野和探路練習, 大家的配合略欠默契, 不過很有意思.
上午的目的地是五彩山一線. 沿線看到兩個小水洼, 大家噼里啪啦消滅掉不少膠卷和存儲卡的空間. 11點左右到達五彩山. 與另一組會合.
五彩山是方圓幾十公里最高的山峰. 從上面看草原的全景一定非常壯觀. 我們決定爬上最高峰. 五個人幾乎花費了四十分鐘時間才到達山頂. 個個累得氣喘吁吁. 不過, 無限風光在險峰. 山頂?shù)娘L光沒有讓大家的汗水白流. 遺憾的是,山頂風景的壯麗和帶給人的沖擊無法用鏡頭記錄一一記錄, 只有用心去體會..
“到此一游”組選擇沿原路返回再去將軍泡子, 我們則決定從五彩山向北, 從地圖上沒有路的地方尋找一條新路前往將軍泡子. 事后證明, 這一選擇讓我們多花了兩個多小時的時間. 不過, 探索未知帶給我們的刺激決不能用幾個小時的時間來衡量.
與達里湖邊的遭遇相比, 這條路顯然可以稱得上 “好走”. 只是偶爾有一些沙子路面, 7250靠自己的力量沖過了大多數(shù)的地段. 拖車只發(fā)生了兩次.
我們以大約三十公里的時速沿著草原上彎彎曲曲的車轍路行駛了兩個多小時, 才在老鄉(xiāng)的指引下來到了一個村子, 當?shù)厝朔Q為 “營子”. 又經(jīng)過一個多小時, 終于到達了這一帶最大的村子, 也是烏蘭布統(tǒng)鄉(xiāng)政府所在地元寶山. 據(jù)當?shù)乩相l(xiāng)說, 烏蘭布統(tǒng)是克旗最遠的一個鄉(xiāng), 南邊就是河北省. 我想起來在切隊穿越渾善達克沙地的攻略中, 元寶山是穿越的起點, 終點就是達里湖南岸. 我們的行程包括了穿越的起點和終點, 只是選擇了不同的路而已.
下午兩點半, 我們在元寶山的烏蘭布統(tǒng)大酒店吃到了此行感覺最香最好吃的一頓午餐. 鄉(xiāng)里的大酒店, 其實與縣城的小飯館差不多. 我在廚房看著他們的存料點了菜, 以保證能在最短的時間上菜.
離開元寶山, 幾經(jīng)打聽, 我們終于在四點左右到達了將軍泡子. 我們爬過鐵絲網(wǎng), 來到湖邊. 在看過達里湖后, 將軍泡子的小水面實在引不起大家的興趣. 在湖邊 “將軍泡子” 的石碑后, 有一堆顯然是游客丟棄的垃圾, 向我們展示作為一個游客逐年增多, 離公路很近的景區(qū)所面臨的威脅.
離開將軍泡子, 我們再赴樺木溝, 去追逐樺木溝的落日, 晚霞和月升. 我們沒有失望, 樺木溝也不會讓我們失望. 我們的烏蘭布統(tǒng)行攝在那里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九. 經(jīng)驗總結
1.遵守紀律是對每個隊員的基本要求, 也是保證人身和車輛安全的重要前提. 不能做到的人是不會被大家接納的
2.租車時最重要的檢查項目是對輪胎和工具的檢查. 這是我們從事故中得到的教訓.
3.在野營的準備上經(jīng)驗不足, 部分隊員沒有防潮墊, 有些帳篷不適于內蒙古的初春季節(jié).
4.在沙地或草原上, 四驅車是基本配置. 而且不能單車行動. 必須具備最基本的救援工具或自救工具如: 鋼絲拖車繩, 鐵鍬, 木板等.
5.現(xiàn)代化的工具如GPS在出行中固然能提供很多幫助, 但更為有效的方法是一張當?shù)氐貓D加上一張勤問的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