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不被定義的新汽車人
【太平洋汽車網 行情頻道】
2022年,是世界百年大變局加速的一年,是全球汽車業(yè)需要做出抉擇的一年。
在百舸爭流,力爭上游的新汽車時代,歷經半年疫情沉浮后,2022年7月10日-11日軒轅之學鈴軒2期以“新汽車與產品戰(zhàn)略”為主題在英雄之城武漢迎來了首次開課。
武漢不僅是一座英雄的城市,還是一個書寫新汽車傳奇的地方。
軒轅之學鈴軒班與武漢的淵源早在去年就已締結。2021年12月3日,在這樣一個平凡的日子里,一群不平凡的汽車人相聚武漢,為鈴軒1期歷時7個月的短暫游學課程畫上了完美的句號。但揮別不是告別,再見終有歸期,武漢是鈴軒1期的終點亦是鈴軒2期的起點。時隔半年,鈴軒2期首課在武漢開講,屬于鈴軒2期的傳奇將在這里開始正式書寫。
近年以來,以新能源和智能網聯為代表的“新汽車”逐漸成為市場上的主流產品,成為中國汽車品牌崛起的分水嶺。
無人駕駛、網絡化、智能化等成為熱門話題。目前,汽車智能化程度日漸提升,用戶對汽車網聯化要求也在增長。不同于傳統汽車產業(yè),智能網聯汽車的產品形態(tài)、產業(yè)生態(tài)和發(fā)展理念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場關于新汽車的產業(yè)變革正在悄然降臨。
軒轅之學鈴軒班,以“打造中國汽車供應網絡最強生態(tài)圈”為己任,面向汽車行業(yè)零部件企業(yè)領導人推出供應鏈進化方向的頂級創(chuàng)新課程,師資力量由多為產業(yè)主流車企采購領導人、研發(fā)領導人和行業(yè)專家構成,致力于為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yè)向上提供三大武器:革新、鏈接和化反。
30多位汽車行業(yè)精英齊聚黑芝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與研發(fā)導師和采購大咖一同探討“新汽車與產品戰(zhàn)略”行業(yè)課題,共同聆聽行業(yè)專家在新汽車產品戰(zhàn)略方向的獨到見解。
作為全球自動駕駛計算芯片引領者,黑芝麻智能專注于大算力計算芯片與平臺等技術領域的高科技研發(fā),能夠提供完整的自動駕駛、車路協同解決方案。
在“缺芯”的浪潮下,黑芝麻智能不斷地向市場釋放自己的能量,旗下華山二號A1000芯片是首款已量產的國產大算力自動駕駛芯片。目前,黑芝麻已經建立起包含芯片、算法、數據、軟件和工具的完善客戶賦能體系,通過自身的技術優(yōu)勢、產品體系、開放的生態(tài)以及靈活的商業(yè)模式,幫助客戶打造差異化產品。
在這樣一個擁有“黑科技”的自動駕駛計算芯片公司中教學相長、習學共進,新汽車與新科技勢必將會擦出新的火花,也必將賦能新時代的新汽車人。
場景才是硬道理
在智能化的邏輯底層與長期趨勢下如何去定義一個產品?如何把產品的開放目標在上下游達成共識?新汽車背后依靠的是完整的數據閉環(huán),數據閉環(huán)應該從哪一些角度著力,讓它形成一個有效的互動?
開課之初,SoCar產品戰(zhàn)略咨詢創(chuàng)始人、CEO張曉亮導師發(fā)出了新汽車時代的靈魂三問,將眾人的思維一把拉向新汽車與產品戰(zhàn)略課題上來。
軒轅之學鈴軒班導師、SoCar產品戰(zhàn)略咨詢創(chuàng)始人、CEO 張曉亮
從何謂新汽車到場景定義汽車再到數據閉環(huán)管理架構,張曉亮導師向學員們繪制了一幅新汽車時代富有競爭力的產品戰(zhàn)略地圖,展示了在新賽道、新場景下的新玩法。
在軟件定義汽車時代,供應鏈上的每個環(huán)節(jié)都會成為決勝市場的關鍵因素。隨著智能電驅化變革的持續(xù)深入,汽車的內涵、外延均已被重新定義,用戶和市場對汽車品牌的認知也將被徹底改寫。
基于這樣的市場背景,張曉亮導師提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智能車的關鍵首先在于充分挖掘和理解關鍵用車場景,其次是打通產品視角和用戶視角的知識鴻溝,再次是在可持續(xù)的路徑上不斷積累和覆蓋各種新增場景。”
張曉亮導師模擬了用車場景,從微觀、中觀、宏觀三個緯度上去理解新汽車場景。與傳統汽車場景不同的一點是,新汽車場景更加注重用戶視角。張曉亮導師坦言道:“我們要做的事情,就是把用戶視角和產品視角對起來,否則無法產生價值。”
可要“對起來”是很難的,唯有從人的視角去主導,從車的視角去匹配,才可以打造用戶真正所需的汽車場景,不然,即便科技再炫酷,場景再豐富,脫離了用戶本身,也只不過是車廠“自嗨”罷了。因此,必須牢牢記住用戶是前提,場景是線索,軟件是靈魂,硬件是資源。
打通產品視角和用戶視角的知識鴻溝后,構建數據閉環(huán)就相對容易了,張曉亮導師建議從兩個方面去支撐構建。一是結構化的場景庫,二是標準化的服務。場景庫不是一次性搭建,它需要在使用過程中不斷增加、積累、豐富新的場景,整個車企上下游都要向場景庫反饋素材,包括交流、設想等,并對其進行結構化處理進而反饋到場景庫里,逐步形成持續(xù)擴大積累的數據庫。
在汽車“血海”中殺出一條“共贏之路”
聽完張曉亮導師對于新汽車產品戰(zhàn)略的獨到見解后,如何將理論應運到實操中成了亟需解決的新問題,來自東風汽車集團的尤崢導師給出了答案。
當下汽車市場從2000年初以合資企業(yè)為代表的“藍海”市場,發(fā)展到今天的“紅海”市場,未來還要變?yōu)?ldquo;血海”。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常委、副總經理尤崢導師單刀切入,扒開汽車市場的外衣,將“血海”的刀光劍影毫無保留的展示在我們面前。
軒轅之學鈴軒班導師,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常委、副總經理 尤崢
如何布局汽車產業(yè)鏈?如何探尋新時期產業(yè)共贏之路?
此次尤崢導師從自主品牌、原創(chuàng)設計為入口深度剖析了新時代產品戰(zhàn)略的底層邏輯、實施難點,探討了新汽車時代下構建以客戶為中心的產品開發(fā)體系,探尋企業(yè)戰(zhàn)略到產品之旅,展現了一條汽車產業(yè)發(fā)展的共贏之路。
“汽車產業(yè)是一個長期主義”這句耳熟能詳的話再次在課堂上被提及,在面對汽車這個龐大而又復雜的“家伙”時,非長期不成功,入了汽車這個局,就必須要做好打持久戰(zhàn)的準備。
尤崢導師站在企業(yè)統籌的高度上,以戰(zhàn)爭類比,向我們展示了一條產品戰(zhàn)略的進階之路。“在打汽車這場持久戰(zhàn)時,要有戰(zhàn)略目標,同時要配備業(yè)務布局、資源布局,也就是你的軍種、所用槍支彈藥和能夠打仗領軍人物要進行詳盡布局,最后以車這一場重大戰(zhàn)役來破局。”
因此,同戰(zhàn)爭一樣,構建一個高質量持續(xù)發(fā)展的企業(yè)必須有一個戰(zhàn)略體系,如果不考慮企業(yè)長治久安的戰(zhàn)略,就會進入“拼價”的惡性循環(huán)中。
那怎樣才能避免出現這種情況呢?首先,在市場層面上,競爭維度上對企業(yè)進行一個精準定位,是屬于領先水平、平均水平、亦或是落后水平,定位之后再看商品,從投資業(yè)務維度,技術開發(fā)維度,營銷緯度等判定該產品的現狀,以及距離目標還有多遠的路要走。其次,一定要打有效的戰(zhàn)爭,而其中的關鍵制勝點就在于掌握產品的核心技術。
同為研發(fā)導師的江鈴福特CTO兼總助,智能網聯研究院院長黃少堂也發(fā)出了同樣的感慨:“實際對供應鏈最大的影響,是技術的發(fā)展趨勢,因為技術到來,反映了是什么評判,什么才是結果,未來供應鏈可能會全部重塑,其結構形式、組織形式、文化形式,以及管理人的方式都要發(fā)生變化。”
產業(yè)的變遷始于技術的變革,在新能源汽車攪動汽車百年格局的當下,圍繞著新能源汽車而迅速崛起的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智能網聯等領域,支撐他們發(fā)展的正是創(chuàng)新技術。
創(chuàng)新技術成為決定汽車供應鏈上下游產業(yè)協同發(fā)展的關鍵癥結點??稍谲浖x汽車時代背景下,擁有創(chuàng)新的核心技術遠遠不夠,零部件企業(yè)在變革中將面臨新的風險與挑戰(zhàn)。
軒轅之學鈴軒班導師、江鈴福特CTO兼總助,智能網聯研究院院長 黃少堂
黃少堂導師認為汽車供應鏈在新時代下將面臨五個方面的風險。
一是協調風險。供應鏈屬于一種戰(zhàn)略性合作體,鏈上企業(yè)作為合作博弈主體,因為信息不對稱、信息扭曲、市場不確定性、以及其他政治、經濟、法律等因素變化,導致各種風險存在。
二是利潤分配風險。由于供應鏈是一種動態(tài)的聯盟形式,如果沒有足夠的利潤空間和合理的利潤分配方案,很難使各企業(yè)緊密團結,將對供應鏈的存在提出直接質疑。
三是資金風險。供應鏈上下游互相提供信用,各企業(yè)都需要在反應速度和效率之間進行權衡,一旦出現資金危機,如多米諾骨牌,整個供應鏈面臨崩潰。
四是安全存貨風險。適量存貨是廠商生產經營活動順利進行的前提,過多的存貨投資使廠商承擔過重的儲存成本。
五是外部環(huán)境風險。包括政策風險,市場風險,以及對供應鏈有影響的任何行為。
往往風險與機遇并存,零部件企業(yè)在面臨風險的同時,也承接了供應鏈新的發(fā)展機遇。隨著人們的消費升級,電動汽車利用智能化的先發(fā)優(yōu)勢吸引了愿意“嘗鮮”的人群,人們的出行需求不斷提升。汽車已經成為了未來移動智能端,成為4個輪子的機器人,這一切都促使用戶的體驗與需求發(fā)生改變,以往汽車對于人們來說只是出行工具,而現在變成了用戶的第三空間。
整個汽車產業(yè)由此進行了一場顛覆式變更,如今的情狀就成了主機廠穿透Tie-1技術壁壘,與底層核心零部件企業(yè)建立合作,從傳統交付模式變成扁平化交付模式。這也就讓整車廠成為整個供應鏈的“鏈主”,與軟件、芯片、生態(tài)、數字運營等其他零部件供應商一同構筑起了汽車產業(yè)的銅墻鐵壁。
絕不做供應鏈“躺平家”
從乘用車產量銷量徘徊在10萬輛左右,到如今不到半年就突破8萬大關,東風乘用車公司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什么是厚積薄發(fā),它的“螺旋式上升”發(fā)展情狀正是中國自主品牌向前發(fā)展的縮影。
中國汽車自主汽車品牌發(fā)展之路備受國人關注,此次東風乘用車公司副總經理徐斌在課堂上向我們分享了一則好消息。
軒轅之學鈴軒班導師、東風乘用車公司副總經理 徐斌
在2018年到2020年三年時間,中國自主品牌市場占有率處于持續(xù)下滑的過程,但隨著新能源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快速發(fā)展,疊加芯片與疫情對合資品牌的影響較大,自主品牌市占率是大幅的回升。中國上半年自主品牌市占率達到45%,同時自主品牌新能源車市占率也達到45%。
基于這樣的良好的市場發(fā)展情況,徐斌導師以已為例,與大家一同分享了幾件關于采購的“小事”。
第一個故事是主機廠給供應商拜年。以往在大家的印象中,主機廠處在汽車行業(yè)“金字塔”尖處,需要什么汽車零部件,只需招招手便可引來無數供應商,可如今,在缺芯與疫情雙重打擊下,主機廠的往日風光不再, 徐斌導師以幽默詼諧的語言形象生動的將曾經艱難“求芯求電”之路向大家娓娓道來。
在“缺芯”的浪潮下,求芯的過程顯然不會很順利,“只談風月,不談電池”成了徐斌導師兩次求芯之路上最真實的寫照。兩次求芯之路的無功而返,讓徐斌導師感嘆道:“為什么比亞迪新能源車銷售這么好,原因就在于它的自研自產自銷模式,如今各大品牌也在用各種不同的方式掌控零部件資源,所以在關鍵核心零件上面,一定要把握自己的主動權。”
第二個故事是春暖花開。缺芯凜冬已至,芯片已從急性病變成慢性病,長期陪伴在主機廠身邊,春暖花開與寒風凜冽之間差多少呢,徐斌導師以親身經歷告訴我們,兩者不過相距咫尺,也許上一秒正在為即將到來的春暖花開而歡欣鼓舞,下一刻的風云驟變可能便會將你拉入萬丈深淵。
這種大起大伏令供應鏈變得極為脆弱,因此,徐斌導師認為要解決芯片問題,無論主機廠還是供應商,首先要解決訂單問題。
第三個故事是143個傳感器。從未想過一個年產幾十萬只,一月需求才不到一萬只的傳感器供應商最后竟然無貨可供,徐斌導師被突如其來的傳感器供應中斷打了個措手不及。
“當時我們全力協調,但是傳感器就是沒有。當時我們馬上下定決心,找相關可直接替代的產品,好在這個傳感器在國內有成熟的方案,實現了替代,解決了燃眉之急。”徐斌導師十分慶幸的向我們講述了他的采購經歷。經過此事,也讓他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在芯片短缺的情況下,做好技術替代和備份方案是非常有效的一個解決途徑。
第四個故事是躺平的代價。供應鏈保證能力成了企業(yè)核心競爭力,在芯片短缺的大環(huán)境下,無論是整車廠還是零部件都過的非常不容易,可這并不能成為躺平的理由。
有一家芯片公司就屬于躺平的狀態(tài),遲遲完不成芯片交付,無法滿足最基本的生產,而最后的結果必然是被替代掉。躺平的供應商,在這波芯片危機中失去了客戶,失去了項目,失去了機會,最后等待它的必然是出局的結果。所以任何時候,無論主機廠還是供應商,都不能選擇躺平。
躺平的代價是慘重的,隨著汽車“新四化”的不斷深入,汽車產業(yè)鏈形態(tài)已經發(fā)生了巨變,由原來的鏈狀走向環(huán)狀,從環(huán)狀走向網狀,這種變化意味著汽車供應鏈已經從里到外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如果在這種情況下仍舊還選擇“躺平”,那么被淘汰就是必然的結果。躺平容易,拼搏不易,徐斌導師認為:“一個合格的采購,可以是經濟學家、氣象和地質學家、縱橫學家,但絕不能是躺平家。”
開放透明的跨界合作
什么是企業(yè)的核心競爭力?毋庸置疑是產品。
路特斯作為全球著名運動汽車生產廠家,與法拉利、保時捷一起并稱為世界三大跑車制造商,在世界上享有盛譽。在汽車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路特斯也在加速變革。
2019年7月,路特斯于英國倫敦發(fā)布旗下全球首款英倫純電超跑Evija,向世界展示了路特斯超凡的技術實力以及未來產品趨勢,是路特斯積極擁抱全球汽車行業(yè)變革的重要體現。
路特斯科技采購中心高級總監(jiān)張亮導師告訴我們:“路特斯現在有一個非常高的共識,那就是‘產品力決定品牌’,我們始終相信產品力一定是前進的動力,且是唯一的目標”。
軒轅之學鈴軒班導師、路特斯科技采購中心高級總監(jiān) 張亮
2020年,在一次與行業(yè)前輩談話的過程中,張亮導師受益匪淺,引發(fā)了對自動駕駛領域以及行業(yè)現狀的思考,即汽車工業(yè)空心化問題該如何解決?該如何沖破汽車人供應鏈的固有思維?以及如何把中國制造變成中國出品?
供應鏈上的每個環(huán)節(jié)都會成為決勝市場的關鍵因素,具有競爭力的產品和服務尤甚。面對供應鏈產品化這樣一個宏大命題,需要重塑供應鏈思維,站在客戶的角度去進行變革?;谶@樣的供應鏈現實,張亮導師提出了實現供應鏈產品化的四大解決方案。
一是跨行業(yè)的合作伙伴資源,這是實現產品化的重要基石。首先,從消費電子行業(yè)的經驗出發(fā),會發(fā)現消費電子行業(yè)整個制造體系比傳統行業(yè)嚴密,因此,借鑒消費電子行業(yè)的管理經驗和發(fā)展策略非常有必要。
其次,要小批量大集成,抓住小批量的優(yōu)勢實現大集成。最后,要學會縱橫于半導體行業(yè)以及科技行業(yè),形成大的合作平臺,共同打造一個大的汽車生態(tài)。
二是工業(yè)化能力。毋庸置疑,中國擁有強大的工業(yè)化能力,可卻沒能走出去,其最大的問題便是中國絕大部分供應商沒有意識到,工業(yè)化是一個能力。其次,我們在質量、技術、以及運營能力上都沒有跟上,對質量的把控不過關,對技術的政策洞察不夠,對運營方向的理解不透徹。
三是最佳數字運營。大數據,是國家安全話題,如果在做產品的時候連大數據安全性都沒考慮到,那么這個產品一定是失敗的。
四是成本理解能力??喔倶司靡训膯栴}就在于成本,要想解決這個大麻煩,首先要要實現產品的規(guī)模效應。規(guī)模效應并不是簡單的將產品從100萬件做到1000萬件,而在于產品對整個生產線,制造系統一種適應程度。
其次,要學會垂直整合,分段資源整合、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由主機廠整合大家共創(chuàng),如果把這個做好了,成本根本不是問題。做到以上四點,汽車行業(yè)供應鏈一定可以產品化,而產品化之后帶來的一定是開放透明的生態(tài)圈。
在互動中教學相長,在分享中習學共進
導師們的傾囊相授激起了學員們對新汽車與產品戰(zhàn)略的好學之心,上課之余,下課間隙,紛紛同導師一同探討行業(yè)話題。以下是隨機選擇的幾個問答摘要。
上海翌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創(chuàng)始人&CEO陸維琦就如今供應商與整車廠之間的關系切入對黃少堂導師進行提問:“車廠軟件很重要,但是它的邊界不知道在哪里,供應商應該從哪個角度切入,才能夠成為車廠的伙伴?”
黃少堂導師對此回答道:“由于軟件更新太快,現在的空間對于軟件供應商來說是個挑戰(zhàn),客戶的信任度需要時間來解決,所以需要另起細分市場來打動主機廠,通過別人對你的認知,來不斷擴大軟件供應商的市場。”
未來(北京)黑科技有限公司執(zhí)行副總裁霍全對市場前景十分擔憂,對此向張曉亮導師提問道:“在教育客戶成本高的情況下, 應如何在短時間內做一個良好的市場拓展?”
張曉亮導師認為:“新汽車應從場景入手,才能實現對車的底層結構和重新構造,要主動參與到整個過程中來,參與越多,機會也越多。”
東來涂料技術(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合伙人、副總經理朱孝鋆就國內涂料市場的未來趨勢向徐斌導師提問道:“在涂料行業(yè),國產替代是不是未來趨勢,國內自主品牌是否能更進一步?”
徐斌導師回答道:“中國整個科研技術發(fā)展和海外品牌質量上的差距越來越小,國產化替代成為可能,這是一個非常好的進入時機。”
至此,軒轅之學鈴軒2期課程就暫告一段落。兩天時間,在這場思想觀點與行業(yè)熱點激烈交鋒的盛宴中,五位行業(yè)大咖與近三十位精英學員教學相長、習學共進,讓新汽車與產品戰(zhàn)略之風吹進每一位學員的心中,利用革新、鏈接與化反三大秘密武器,共同掀起了一場汽車變革的巨浪。
(太平洋汽車網 衡水01)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