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至上的時代里,第七代伊蘭特為何能成為汽車行業(yè)的標桿?
回想前段時間發(fā)布的iPhone13系列,在網上各個與iPhone13相關的話題中,我們都能感受到不少果粉的購買欲望。甚至有不少年輕人直言不諱:僅靠蘋果系統出色的安全性,他們依然愿意為iPhone13買單。顯然,安全是iPhone長紅不衰的硬核武器,這也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當下以年輕人為主的消費群體,究竟對安全有多重視。
手機設計如此,作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的汽車更是如此。如今的汽車從十萬級到百萬級豪車,都愈發(fā)強調安全性。誰能搶占安全配置的制高點,誰就能受到青睞和追捧。比如今天這篇文章的主角兒——第七代伊蘭特,不僅搭載了多項“黑科技”安全配置,更實現了L2+級別的智能駕駛。為讓大家深切感受到該車在安全層面的深厚功底,今天我們便與它的老牌競品車型 卡羅拉 (參數 |圖片 )進行對比一探究竟。
都市通勤隱患多,第七代伊蘭特幫你防患于未然
在我們日常的都市通勤中,我們每天的必經之路絕對是早晚高峰的大堵車路況。在這種路況下的低速行駛、并線和路口處行駛發(fā)生事故的頻率非常高。
第七代 伊蘭特 (參數 |圖片 )在經過多年的全場景分析和道路測試后,開發(fā)出一套針對我國城市交通狀況的Hyundai SmartSense智心合一安全系統,擁有著同級最多的23項ADAS配置。
首先是低速跟車狀態(tài)下,經常性會出現自身并線或他人未打轉向燈突然并線的危險情況,這時無論是A柱的盲區(qū)還是后視鏡盲區(qū)都會干擾我們的行車安全。這時第七代伊蘭特所搭載的BCA盲區(qū)防碰撞系統便成為了駕駛中最強有力的保障。該系統通過車輛后方的毫米波雷達,探測側后方來車情況,車輛在變道過程中,當預測到可能與側后方盲區(qū)車輛發(fā)生碰撞時,會通過警示燈、警示音提示駕駛員,緊急情況下,還可以聯動ESC系統,通過車輪單側制動糾正行駛方向,避免或減輕碰撞傷害。
此外,在遇到行人、非機動車等多種交通參與者交匯的路口處,第七代伊蘭特更有著FCA前方防碰撞輔助功能時刻幫助駕駛員探測前方車輛、行人等,當預測到可能會發(fā)生碰撞時,會瞬間通過警報提醒駕駛員,如果系統感知到駕駛員并無進步一動作后,將會根據現場情況自動實現對車輛進行輔助制動或全力制動。
接下來咱們再來對比一下卡羅拉,新一代卡羅拉也新增了Toyota Safety Sense2.0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因此在安全配置上較老款車型有了明顯的提升,在主動安全層面具備了車道保持、防碰撞以及全速自適應巡航三項功能。但是相比于第七代伊蘭特多達23項豐富的功能,可以說在城市通勤維度上較第七代伊蘭特還有著不小的差距。
L2+級智能駕駛,助你“高速”輕松又舒適
自駕游可以說是大家喜聞樂見的家庭娛樂項目之一,假期帶上一家老小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簡直不要太美好。但愉快的出行必定要以安全為大前提,尤其是車速較快的高速路段,車輛安全性更是受到了極大的挑戰(zhàn)。
秉承著“以用戶需求為己任”的北京現代,為第七代伊蘭特匠心打造出L2+級別自動駕駛系統,該系統一度被不少消費者稱為高速路段最貼心的“領航員”。全方位的保障離不開頂尖的科技創(chuàng)新,其中HAD高速公路駕駛輔助功能便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項。
該功能將LKA車道保持輔助系統與ASCC智能自適應巡航功能相結合,所謂LKA車道保持系統,即通過攝像頭偵測前方車道線,當車輛出現壓線、偏離車道行駛時,系統將會對方向盤施加回正力,從而糾正行駛軌跡,保證車輛的正常行進。
而ASCC智能自適應巡航則是在定速巡航狀態(tài)下,使車輛自動保持與前車距離,同時在進入機動車專用道、安全區(qū)間及曲線區(qū)間前,提供進行減速確保車輛的安全行進,這正是“縱向思維”。正是因為HAD高速公路駕駛輔助這項“黑科技”,讓第七代伊蘭特成為了十萬級家轎中的“安全標桿”。在我們通過網絡論壇和微信群找尋車主的時候發(fā)現,第七代伊蘭特的用戶無一不對這款車的安全配置表示強烈的認可。
反觀卡羅拉,在應對高速路況下僅具備DRCC自適應巡航,也就是較為基礎的跟車功能。該系統在車主中的口碑并非很好,我們此前在試駕該車的過程中也能明顯感覺到,卡羅拉上的這套系統反應速率較慢,無法給人很強的駕駛信心。因此,綜上所述,很明顯無論是城市路段還是高速路段第七代伊蘭特的安全配置均優(yōu)于卡羅拉。
寫在最后
在汽車行業(yè)飛速發(fā)展的今天,無論外觀設計、智能安全如何迭代,安全性始終是消費者關注的核心。第七代伊蘭特憑借著在安全輔助領域中的突破,成為科技創(chuàng)新與全球化征程的先鋒力量,可以說在汽車安全比拼中,第七代伊蘭特成為了率先破局的佼佼者。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