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市轉冷 華系車帶領中國汽車“破冰”
國內車市在經(jīng)歷了長達兩年的持續(xù)火爆之后,今年上半年轉入低迷,銷量持續(xù)下滑。全國乘用車信息聯(lián)席會近日最新公布的銷售數(shù)據(jù)顯示,2011年5月國內狹義乘用車(轎車/MPV/SUV)銷量為86萬輛,環(huán)比繼續(xù)下降。同比雖然仍有微弱增長,但與去年12月近130萬輛的銷量相比,下滑幅度超過三分之一。6月以來,車市清冷依舊,一切信息均明白無誤地表明,車市“寒冬”還將持續(xù)相當時間。乘聯(lián)會秘書長饒達日前表示,“今年后幾個月汽車市場形勢將更嚴峻,市場滑坡將持續(xù)到明年一季度。”
自主品牌裸泳,中國汽車堪憂
而在車市的嚴寒中,自主品牌汽車更是哀鴻遍野,成為首當其沖的“重災區(qū)”。以北京地區(qū)為例,自主品牌汽車銷量同比銳減七成。究其原因,固然有油價攀升、部分城市治堵限購、油耗準入政策等一系列的影響,但小排量汽車購置稅優(yōu)惠、汽車下鄉(xiāng)等政策的退出無疑是導致自主品牌汽車銷量大幅下滑最主要原因。
眾所周知,前兩年國內車市逆國際大勢走紅并節(jié)節(jié)攀升,乃至去年底出現(xiàn)的乘用車搶購狂潮,無不與車輛購置稅優(yōu)惠等政策激勵措施有著最為緊密的直接關系。但眾多刺激性消費政策在帶來國內車市空前繁榮的同時,也帶來了消費需求的提前釋放和購買力的巨大透支,這在小排量車型身上表現(xiàn)的尤為突出。因此,隨著政策優(yōu)惠措施的退出,小排量車型尤其是自主品牌汽車銷量快速大幅下滑自在情理之中。而一直亦步亦趨追隨合資品牌的步伐、缺乏產(chǎn)品亮點、并長期處于市場弱勢的自主品牌,還要同時面對原來大好政策和市場下擴產(chǎn)增量導致的大量庫存、以及核心技術的缺乏和產(chǎn)品定位缺失等等多重壓力。
希望仍在,華系車擔當“破冰”主力
銷售趨冷的汽車市場必將面臨更為激烈的競爭,一輪殘酷的市場洗牌在所難免。但在驟然縮水的市場蛋糕面前,自主品牌顯然已經(jīng)不堪重負,剛剛起步的民族汽車工業(yè)面臨著巨大生存危機。誰來擔當率領民族汽車工業(yè)走上“破冰”之旅、并涅磐重生得以發(fā)展的重任,成為了國內汽車界的一道難題。當此之時,“華系車”的破繭而出,讓我們看到了中國汽車振興的希望。
盡管“華系車”還是一個新生事物,但其概念的內涵與外延都與自主品牌有著涇渭分明的不同屬性。尤其是其“智慧”內涵的賦予和“智慧科技”的應用,無疑是對汽車造車理念的一次重大變革。我們看到,以東風裕隆為首的華系車企立足于對未來汽車發(fā)展方向的準確研判、和對“人車生活”全方位需求的全面把握,突破行業(yè)舊有的千篇一律為汽車賦予的“機械”屬性,創(chuàng)造性地為汽車賦予了全新的“智慧”屬性。未來汽車聯(lián)網(wǎng)是必然的發(fā)展趨勢,而且汽車也將不再只是簡單的代步工具,會越來越多地成為車主“移動的生活空間”。正是基于對這一點的準確把握,東風裕隆等車企面向未來,通過著力發(fā)展并在汽車上大量應用IT智能科技,從而更好地滿足了未來消費者的全面需求。因此,“華系車”不但有別與自主品牌,也同時有別與市場上的“外系”汽車,在擁有極大競爭力的同時,也有了帶動下一輪消費增長的潛力。
細分市場致勝,SUV蘊藏爆發(fā)機遇
當然要談競爭與消費增長都離不開市場。固然國內汽車市場已經(jīng)轉冷,但我們同時看到,有別于自主品牌的衰落,合資車系高端車型所受影響甚微,部分車型尤其是SUV仍然走俏。乘聯(lián)會統(tǒng)計數(shù)據(jù)表明,1~5月,國內運動型多用途乘用車(SUV)銷量為61.83萬輛,同比增長38.3%,部分熱門車型甚至供不應求,成為低迷市場中的最大贏家。東風裕隆首推“華系車”領軍車型納智捷大7恰恰就是這樣一輛中高端SUV,很好地符合了目前的市場需求。
而在符合市場需求的同時,東風裕隆納智捷大7更是以大量智慧科技的運用形成核心競爭力,并具有了不小的競爭優(yōu)勢。東風裕隆融合全球頂尖科技全力打造的納智捷大7 SUV,除了擁有與國際大牌廠商合作的發(fā)動機、變速箱、底盤懸掛等等出色的動力、操控和主動安全系統(tǒng)外,還大量應用IT科技:隨車搭載23顆計算機、THINK+云端信息平臺等核心智能科技的應用獨具優(yōu)勢;東風裕隆自主研發(fā)的、目前僅有個別合資高端車型能夠應用一二的EngleView+360度環(huán)景影像系統(tǒng)、SideView+車側安全影像輔助系統(tǒng)、NightVision+高感光夜視輔助系統(tǒng)、LDWS+行車偏移偵測警示系統(tǒng)等四大前瞻性科技也全數(shù)應用,其智慧科技的優(yōu)勢不言自明。同時,在內外設計上對細節(jié)、細膩、時尚等歐系風格的追求,也讓“華系車”納智捷在外觀設計和駕乘舒適性方面首屈一指。
顯然,無論是產(chǎn)品定位、核心技術、車輛品質還是滿足市場需求,以東風裕隆納智捷為首的“華系車”均可圈可點。尤其納智捷大7 SUV所具備的強大競爭力,完全足以跟合資車型匹敵,搶奪需求仍然巨大的國內市場,并在相當程度上影響未來汽車的發(fā)展趨勢。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
-
1
本田CR-V 18.59-26.39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2
問界M7 24.98-32.9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3
漢蘭達 24.98-32.5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4
探岳 19.89-25.99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5
途觀L 18.18-26.6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6
沃爾沃XC60 39.69-47.49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7
Model Y L 33.9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8
Model Y 26.35-31.35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9
博越 8.59-11.8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
-
10
RAV4榮放 16.98-23.88萬 報價 參配 圖片 獲取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