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汽車全球發(fā)威 誓言取代通用做汽車業(yè)老大
關鍵詞:豐田 |
2005年末,媒體的聚光燈一下子打在豐田汽車的身上!柏S田將取代通用成為全球汽車業(yè)的老大、現(xiàn)在是豐田在中國市場大戰(zhàn)的前夜……”這樣的新聞足以吸引人們的目光。
其實,在2002年豐田和一汽合資之前,在中國業(yè)界都不拿豐田當實際競爭對手。如今,豐田這支一直潛行在水下的潛水艇終于浮出了水面。
“豐田汽車拼的是耐力,不是速度。當競爭對手發(fā)覺它造成的威脅時,往往已經(jīng)來不及了。”獨立汽車評論員鐘師說。
又慢又緩的強勢競爭
如果說大眾汽車掘取了中國汽車市場的第一桶金,通用汽車晚來一步卻后來居上,豐田汽車卻在國內市場日趨白熱化時,小荷才露尖尖角。直到2000年,四川豐田汽車有限公司建成投產(chǎn),豐田才開始將整車制造帶來中國。
2002年,豐田與中國一汽集團達成全面合作協(xié)議,2004年廣州豐田有限公司成立,豐田也像其他大多數(shù)跨國汽車巨頭一樣,在中國牽手了一汽和廣汽兩位“伴侶”。
其實,豐田汽車保守、封閉的作風是出了名的,直到今天它的決策權仍牢牢控制在豐田家族手中。曾有人諷刺說:“在過一座石橋前他們都要試驗一下。”
在豐田,不僅作出決定難,傳達決定同樣不容易。豐田的整個流程——從研發(fā)到產(chǎn)品規(guī)劃,從生產(chǎn)到分銷——均是在日本決策,然后再根據(jù)本土市場的情況進行微調。管理層的某項指導意見甚至要花上幾個星期才能傳達到整個公司。
這也難怪面對中國和印度等新興汽車市場,豐田在相當長時間里都在遲疑觀望。
在鐘師看來,這是它的弱勢,同時也是豐田的一大優(yōu)勢,“在全球任何地方,豐田汽車總是又慢又穩(wěn),它追求的是平衡擴張!币驗樵诒砻娴谋J乇澈,是豐田對市場細致的觀察。
就像廣州豐田董事總經(jīng)理葛原徹所說,在選擇一款車型之前,豐田對中國人的購車習慣和喜好都有非常認真的調研,不僅研究中國人目前的喜好,而且還會研究未來三到五年時間里中國人思維的變化。
事實上,在日本汽車企業(yè)中,豐田是最后一個在美國建廠的。豐田汽車剛進入美國時,同樣遭遇過滑鐵盧。
但此后他們一方面調查在美國的代理商及顧客需要什么,并對無法得到的問題進行徹底的研究;另一方面研究外國汽車制造商在美國的業(yè)務活動,從而制定出更好的銷售和服務戰(zhàn)略。為了設計出適應美國人使用的汽車,豐田汽車公司還派人到美國用戶家中去調查。
如今,豐田汽車正在一步步地吞噬通用等美國汽車廠商的份額。豐田汽車稱,公司在美國的汽車銷售一直超過預期目標。2004年豐田在美國總計銷售206萬輛轎車和卡車,比上一年增加10.4%。根據(jù)豐田汽車的計劃,在2010年前控制15%的美國汽車市場。
會不會赴大眾后塵?
誕生僅23年的佳美在全球的累計銷量已經(jīng)超過了1000萬輛,全球年銷量達60萬輛,多年高居美國中級轎車銷量榜首,并成功開拓了澳大利亞、日本、中國臺灣、東南亞等市場,成為豐田汽車最有價值的主流代言車型。
但廣州豐田卻放棄了佳美這個品牌,重新改名為“凱美瑞”,稱其“源于佳美但又高于佳美”。
這種定位策略與一汽豐田如出一轍。2005年9月,豐田銳志推向市場,稱它是皇冠之下、佳美之上的中級車,價格卻是明顯低于同級別中級車。
結果,銳志的銷量大大超過預期。凱美瑞更是雄心勃勃地要在上市后半年內達到5萬輛的銷量。
銳志和凱美瑞,這一南一北的豐田車,一個定位為運動型的中高級轎車,另一個為中高級“乘用車”,共同為國內的中級車價格重新劃定了標準,豐田公司等待的是一輪銷售的高潮。
但豐田會不會像大眾汽車一樣,在從南北分治的策略中獲得低成本、高利潤后,卻要經(jīng)歷彼此內耗、品牌不統(tǒng)一等種種矛盾?
鐘師認為,正是因為豐田是一個后來者,它一定已經(jīng)對大眾汽車目前的境況有了深入的研究,想清楚應該如何處理好這個問題。
銳志和凱美瑞作為同一級別的車,進行了很好的定位區(qū)分,就可以看出豐田在整個合資企業(yè)中全盤操作的能力。
“還有一個客觀原因,就是豐田汽車的產(chǎn)品線太過豐富,如果不分南北豐田,裝在一個網(wǎng)絡里也承載不下!辩妿熣f,“兩套班子其實也是一個減負的行為!
事實上,“在有需要的地方進行生產(chǎn)”是豐田的一大原則。而廣東目前是國內汽車消費第一的市場,并且未來的市場潛力也最大。長春、上海等地都沒有廣州的優(yōu)勢。
鐘師說,這樣豐田能夠以廣州為中心,輻射到整個珠江三角洲,以及華南市場,產(chǎn)生珠三角集群效應,這種選擇是比較明智的。
根據(jù)豐田汽車的計劃,2008年前豐田汽車公司在中國的經(jīng)銷點將增加5倍,從目前的100多家增加到600家左右。目前豐田集團在中國共有35個合資、合作項目,總投資5億美元,其中豐田汽車在華投資了9個項目。
到2010年,豐田在中國的市場份額達到10%。如果到2010年中國汽車年產(chǎn)銷量可以達到1000萬輛,豐田需要每年在中國賣出100萬輛車。
豐田的對手
當凱美瑞要在廣州豐田下線時,廣州本田作為一直盈利能力不錯的合資企業(yè),也更多地得到人們的關注。雅閣和凱美瑞的比拼誰會贏,也成為一些人的疑問。
鐘師卻認為,雖然豐田和本田同屬日系汽車企業(yè),并且都和廣汽集團合資,但本田與豐田并不處于同一競爭級別上,也從未想過與之爭鋒!柏S田是奔著老大的位置去的,本田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可以了。”
從重量級上看,大眾、通用無疑成為豐田在中國擴張的最大競爭對手。大眾在中國的根基最牢,地盤最大。通用靠著在恰當?shù)臅r期進入中國,通過出色的成本控制和市場營銷能力,迅速打開了市場,甚至搶奪了大眾長期占據(jù)的冠軍位置。
但對于日本車來說,德國車往往比美國車更具殺傷力。鐘師分析說,由于大眾和豐田同樣都是做大路貨,競爭性更強。在日本本土,進口車中大眾的汽車數(shù)量最多。但在美國,豐田卻在一步步地對通用造成威脅。
而靠著模仿日系尤其是豐田汽車起家的現(xiàn)代,也對豐田汽車構成一定的殺傷力。因為二者太相似了,F(xiàn)代同樣是靠著低成本、更快的擴張贏得了市場。
無論如何,豐田汽車已經(jīng)吹響了搶奪中國市場的號角,它不再只是潛行者。
其實,在2002年豐田和一汽合資之前,在中國業(yè)界都不拿豐田當實際競爭對手。如今,豐田這支一直潛行在水下的潛水艇終于浮出了水面。
“豐田汽車拼的是耐力,不是速度。當競爭對手發(fā)覺它造成的威脅時,往往已經(jīng)來不及了。”獨立汽車評論員鐘師說。
又慢又緩的強勢競爭
如果說大眾汽車掘取了中國汽車市場的第一桶金,通用汽車晚來一步卻后來居上,豐田汽車卻在國內市場日趨白熱化時,小荷才露尖尖角。直到2000年,四川豐田汽車有限公司建成投產(chǎn),豐田才開始將整車制造帶來中國。
2002年,豐田與中國一汽集團達成全面合作協(xié)議,2004年廣州豐田有限公司成立,豐田也像其他大多數(shù)跨國汽車巨頭一樣,在中國牽手了一汽和廣汽兩位“伴侶”。
其實,豐田汽車保守、封閉的作風是出了名的,直到今天它的決策權仍牢牢控制在豐田家族手中。曾有人諷刺說:“在過一座石橋前他們都要試驗一下。”
在豐田,不僅作出決定難,傳達決定同樣不容易。豐田的整個流程——從研發(fā)到產(chǎn)品規(guī)劃,從生產(chǎn)到分銷——均是在日本決策,然后再根據(jù)本土市場的情況進行微調。管理層的某項指導意見甚至要花上幾個星期才能傳達到整個公司。
這也難怪面對中國和印度等新興汽車市場,豐田在相當長時間里都在遲疑觀望。
在鐘師看來,這是它的弱勢,同時也是豐田的一大優(yōu)勢,“在全球任何地方,豐田汽車總是又慢又穩(wěn),它追求的是平衡擴張!币驗樵诒砻娴谋J乇澈,是豐田對市場細致的觀察。
就像廣州豐田董事總經(jīng)理葛原徹所說,在選擇一款車型之前,豐田對中國人的購車習慣和喜好都有非常認真的調研,不僅研究中國人目前的喜好,而且還會研究未來三到五年時間里中國人思維的變化。
事實上,在日本汽車企業(yè)中,豐田是最后一個在美國建廠的。豐田汽車剛進入美國時,同樣遭遇過滑鐵盧。
但此后他們一方面調查在美國的代理商及顧客需要什么,并對無法得到的問題進行徹底的研究;另一方面研究外國汽車制造商在美國的業(yè)務活動,從而制定出更好的銷售和服務戰(zhàn)略。為了設計出適應美國人使用的汽車,豐田汽車公司還派人到美國用戶家中去調查。
如今,豐田汽車正在一步步地吞噬通用等美國汽車廠商的份額。豐田汽車稱,公司在美國的汽車銷售一直超過預期目標。2004年豐田在美國總計銷售206萬輛轎車和卡車,比上一年增加10.4%。根據(jù)豐田汽車的計劃,在2010年前控制15%的美國汽車市場。
會不會赴大眾后塵?
誕生僅23年的佳美在全球的累計銷量已經(jīng)超過了1000萬輛,全球年銷量達60萬輛,多年高居美國中級轎車銷量榜首,并成功開拓了澳大利亞、日本、中國臺灣、東南亞等市場,成為豐田汽車最有價值的主流代言車型。
但廣州豐田卻放棄了佳美這個品牌,重新改名為“凱美瑞”,稱其“源于佳美但又高于佳美”。
這種定位策略與一汽豐田如出一轍。2005年9月,豐田銳志推向市場,稱它是皇冠之下、佳美之上的中級車,價格卻是明顯低于同級別中級車。
結果,銳志的銷量大大超過預期。凱美瑞更是雄心勃勃地要在上市后半年內達到5萬輛的銷量。
銳志和凱美瑞,這一南一北的豐田車,一個定位為運動型的中高級轎車,另一個為中高級“乘用車”,共同為國內的中級車價格重新劃定了標準,豐田公司等待的是一輪銷售的高潮。
但豐田會不會像大眾汽車一樣,在從南北分治的策略中獲得低成本、高利潤后,卻要經(jīng)歷彼此內耗、品牌不統(tǒng)一等種種矛盾?
鐘師認為,正是因為豐田是一個后來者,它一定已經(jīng)對大眾汽車目前的境況有了深入的研究,想清楚應該如何處理好這個問題。
銳志和凱美瑞作為同一級別的車,進行了很好的定位區(qū)分,就可以看出豐田在整個合資企業(yè)中全盤操作的能力。
“還有一個客觀原因,就是豐田汽車的產(chǎn)品線太過豐富,如果不分南北豐田,裝在一個網(wǎng)絡里也承載不下!辩妿熣f,“兩套班子其實也是一個減負的行為!
事實上,“在有需要的地方進行生產(chǎn)”是豐田的一大原則。而廣東目前是國內汽車消費第一的市場,并且未來的市場潛力也最大。長春、上海等地都沒有廣州的優(yōu)勢。
鐘師說,這樣豐田能夠以廣州為中心,輻射到整個珠江三角洲,以及華南市場,產(chǎn)生珠三角集群效應,這種選擇是比較明智的。
根據(jù)豐田汽車的計劃,2008年前豐田汽車公司在中國的經(jīng)銷點將增加5倍,從目前的100多家增加到600家左右。目前豐田集團在中國共有35個合資、合作項目,總投資5億美元,其中豐田汽車在華投資了9個項目。
到2010年,豐田在中國的市場份額達到10%。如果到2010年中國汽車年產(chǎn)銷量可以達到1000萬輛,豐田需要每年在中國賣出100萬輛車。
豐田的對手
當凱美瑞要在廣州豐田下線時,廣州本田作為一直盈利能力不錯的合資企業(yè),也更多地得到人們的關注。雅閣和凱美瑞的比拼誰會贏,也成為一些人的疑問。
鐘師卻認為,雖然豐田和本田同屬日系汽車企業(yè),并且都和廣汽集團合資,但本田與豐田并不處于同一競爭級別上,也從未想過與之爭鋒!柏S田是奔著老大的位置去的,本田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可以了。”
從重量級上看,大眾、通用無疑成為豐田在中國擴張的最大競爭對手。大眾在中國的根基最牢,地盤最大。通用靠著在恰當?shù)臅r期進入中國,通過出色的成本控制和市場營銷能力,迅速打開了市場,甚至搶奪了大眾長期占據(jù)的冠軍位置。
但對于日本車來說,德國車往往比美國車更具殺傷力。鐘師分析說,由于大眾和豐田同樣都是做大路貨,競爭性更強。在日本本土,進口車中大眾的汽車數(shù)量最多。但在美國,豐田卻在一步步地對通用造成威脅。
而靠著模仿日系尤其是豐田汽車起家的現(xiàn)代,也對豐田汽車構成一定的殺傷力。因為二者太相似了,F(xiàn)代同樣是靠著低成本、更快的擴張贏得了市場。
無論如何,豐田汽車已經(jīng)吹響了搶奪中國市場的號角,它不再只是潛行者。
合作新聞推薦
熱門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