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識別車輛泡水跡象以避免購買問題車
識別車輛泡水跡象可從內飾、電子設備、發(fā)動機艙、底盤等多方面入手。內飾方面,留意座椅下方、中控臺內部等有無水漬、霉斑和異味;電子設備關注空調、音響等是否正常;發(fā)動機艙查看有無泥沙、水漬與銹跡;底盤留意有無銹蝕、泥沙沉積。此外,還可借助專業(yè)檢測工具以及查詢車輛歷史記錄來輔助判斷,多管齊下,才能有效避免買到問題車 。
具體來說,當檢查內飾時,座椅下方的角落、中控臺內部的縫隙以及車門飾板的邊緣都是重點觀察區(qū)域。水漬或許并不明顯,但霉斑一旦出現(xiàn),那很可能就是車輛泡過水的“鐵證”。而那股揮之不去的異味,更是泡水車難以掩蓋的“特征”,潮濕發(fā)霉的味道會彌漫在車內的每一個角落。
電子設備部分,啟動車輛后,逐一測試空調、音響等設備。如果空調制冷效果不佳,或者音響播放出現(xiàn)雜音、按鍵操作不靈敏,甚至儀表盤上莫名亮起警告燈,這些都可能暗示車輛曾經歷過水患,導致電子系統(tǒng)受損。
發(fā)動機艙是檢查的關鍵部位。打開引擎蓋,仔細查看水箱、冷氣散熱片和水箱前板,若有污泥殘留,很可能車輛底盤曾長時間浸泡在水中。再觀察引擎周圍的小零件、充電馬達等,哪怕一絲污泥痕跡都可能是泡水的線索。
底盤的檢查同樣不能馬虎。留意車門鉸鏈、座椅滑軌這些金屬部件,是否有大面積不均勻的銹跡。趴在地上查看底盤,看是否有明顯的銹蝕以及泥沙沉積現(xiàn)象。這些部位由于位置特殊,一旦泡水,很容易留下長久的痕跡。
另外,使用專業(yè)檢測工具如OBD-II掃描儀能獲取車輛歷史記錄和故障碼,為判斷提供有力依據(jù)。通過VIN碼查詢車輛歷史記錄,也能知道該車是否有過水淹記錄。總之,購買車輛時務必保持謹慎,多方位檢查,才能慧眼識車,避開泡水車這個“大坑”,保障自己的購車權益。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lián)網(wǎng))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