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車檔和手剎有什么區(qū)別
停車檔和手剎區(qū)別明顯,停車檔制動的是變速箱,手剎則是通過機械裝置直接對車輛進行制動。停車檔主要用于長時間停車,通過內(nèi)部機械手段鎖死輪胎輸入軸;手剎又叫輔助制動器,通過鋼絲拉線連到后制動蹄來防止車輛在平地或斜坡自動滑跑。二者在汽車制動系統(tǒng)中各司其職,了解差異才能更好確保停車安全 。
從操作與實際效果層面來看,停車檔掛入后,車輛從機械結構上被限制了動力傳輸,若此時嘗試移動車輛,會受到來自變速箱鎖止機構的強大阻力,強行移動可能導致變速箱內(nèi)部零件損壞。開車時如果掛著P檔是絕對無法前行的,這是一種較為強硬的鎖止方式 。而手剎忘松的情況下,車輛依然能夠行駛,只不過會增加發(fā)動機的負荷,并且會使手剎的鋼絲拉線和制動蹄片加速磨損。長期帶著手剎行車,還可能讓鋼絲出現(xiàn)塑性變形,手剎的制動效用會逐漸降低,手剎行程也會增加,也就是需要拉得更高才能達到原來的制動效果。
從使用場景的角度分析,停車檔一般是在車輛徹底停下,且預計會有較長時間停放時使用。比如在商場地下停車場停車購物,或者回家后將車停在小區(qū)車位里,這種時候就需要掛入停車檔。而手剎的使用場景則更為靈活,在日常短時間停車,比如等紅燈時,拉起手剎可以避免一直踩著剎車導致腳部疲勞;在斜坡停車時,手剎更是必不可少,僅依靠停車檔是不夠的,必須拉上手剎,才能防止車輛因重力作用發(fā)生溜車現(xiàn)象。
另外,手剎還有一個重要用途,在緊急情況下,當車輛的主制動系統(tǒng)失效時,手剎可以充當備用制動器,雖然手剎的制動力相對主制動系統(tǒng)較小,但在關鍵時刻也能發(fā)揮關鍵作用,幫助降低車速,盡可能避免嚴重事故的發(fā)生,這可是停車檔無法做到的。
綜上所述,停車檔和手剎雖然都與車輛停車制動相關,但在制動部位、操作特性、使用場景等方面有著諸多不同。停車檔著重于長時間停車時對車輛整體狀態(tài)的鎖定,而手剎更多是從實際停車需求出發(fā),在各種停車場景尤其是斜坡停車以及緊急情況時提供制動保障。駕駛員只有熟練掌握它們各自的特點與使用方法,才能在不同情境下正確操作,確保車輛停放安全,行車過程中遇到突發(fā)狀況也能從容應對 。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lián)網(wǎng))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