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氣表上的胎壓怎么查看
查看打氣表上的胎壓,需先了解打氣表類型、確認氣壓單位,并與車輛建議胎壓對比。指針式打氣表通過觀察指針指向刻度獲取數(shù)值,要留意內、外圈不同單位;電子式則在顯示屏直接讀數(shù);警報式在胎壓異常時發(fā)出提示。常見氣壓單位有PSI、Bar等,需依需求確認。同時,要參考車輛用戶手冊或車門邊緣標簽上的建議胎壓,適時調整。
對于指針式打氣表,它是最為常見的一種類型。通常會有兩個圓形刻度盤,內圈和外圈所代表的氣壓單位不同。內圈刻度單位一般是kg/cm2 ,外圈多為psi 。一般情況下,我們常用內圈來讀取胎壓數(shù)值,內圈每一小格代表0.1 kg/cm2的胎壓變化,外圈每一小格代表1 psi的變化。不過,為了能更靈活地換算不同單位,我們要清楚它們之間的換算關系,14.5 psi約等于1.02 kg/cm2 ,也等于1 bar。在讀取指針數(shù)值時,要保證視線與指針垂直,確保讀數(shù)的準確性。
電子式打氣表就方便直觀許多,通過數(shù)字顯示屏會直接展示胎壓數(shù)值。當你將它與輪胎氣門嘴連接好后,屏幕上清晰顯示的數(shù)字,就是當前輪胎的氣壓值。這種打氣表減少了讀數(shù)誤差,無論是新手還是老手,都能輕松讀取胎壓。
警報式打氣表相對特殊,它雖然不能直接查看具體的胎壓數(shù)值,但在胎壓不正常的時候,會發(fā)出預警提示。當你把它與輪胎連接后,如果胎壓過高或者過低,它就會以聲音或者燈光等形式提醒你,讓你能及時知曉輪胎氣壓出現(xiàn)了異常情況。
而常見的氣壓單位,除了剛才提到的PSI、Bar、kg/cm2 ,還有kpa。它們之間的換算關系為1bar = 1.02kg/cm2 = 102kpa = 14.5PSI 。不同類型的車輛,建議的胎壓值也不一樣。轎車標準胎壓一般在2.3 - 2.5Bar之間;如果是增強型輪胎,胎壓會在2.7 - 2.9Bar之間;貨車輪胎氣壓相對較高,大約在5 - 7Bar左右。并且,輪胎氣壓還會受季節(jié)影響,冬季輪胎胎壓應適當調高0.2Bar左右,夏季則可適當調低0.1Bar左右。像越野輪胎在特殊路況下,比如在沙漠中,可將胎壓調節(jié)到1.6 - 2.0Bar以提升通過性。這些建議胎壓值,我們可以通過查看車輛用戶手冊,或者留意胎壓提示牌來獲取,提示牌通常位于司機門門框處或油箱門內。
在實際查看打氣表上的胎壓時,要將輪胎氣壓表測量端槽口與輪胎氣門嘴對正壓緊。這時指針發(fā)生偏轉或標桿被推出所指示的數(shù)值,就是輪胎充氣壓力。查看完胎壓數(shù)值后,要與車輛的標準胎壓進行對比。如果實際胎壓超過或者低于標準范圍,就要進行相應的調整。若氣壓不足,可使用充氣泵進行充氣;若氣壓過高,可使用放氣閥進行適當放氣。
總之,準確查看打氣表上的胎壓,不僅需要熟悉不同類型打氣表的讀數(shù)方式和各種氣壓單位,更要了解車輛的建議胎壓情況。只有這樣,才能確保輪胎始終處于合適的氣壓狀態(tài),保障行車安全與車輛的良好性能。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lián)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