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長坡如何有效控制車速
下長坡時,有效控制車速需多管齊下,掛低擋利用發(fā)動機制動是關鍵,同時合理配合剎車等操作。下長坡前,要提前降低車速,讓車輛緩緩駛入下坡道,并換入適當擋位,手動擋可選二擋或三擋,自動擋先減速再選合適擋位,且下坡途中嚴禁換擋。行駛中,嚴禁空擋滑行,利用發(fā)動機牽制作用,再間歇性使用制動,避免緊急制動,操作方向盤也要輕柔,如此才能確保行車安全。
手動擋車型在進入長坡路段前,應先踩剎車將車速降下來,然后換入合適的低擋位,如二擋或三擋。如果坡度非常陡峭,用一檔進入坡路更為穩(wěn)妥,同時配合點剎操作。掛入低擋后,發(fā)動機會產生牽制作用,就如同給車輛安裝了一個天然的“減速器”。因為發(fā)動機壓縮行程產生的各種阻力會對驅動輪形成制動,通俗來講就是“拖檔走”,此時掛著擋但不加油,發(fā)動機沒有牽引力,能有效減緩車輛下坡的速度 。
對于自動擋車型,在下坡前同樣要先把車速降下來,再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擋位。一般來說,可以選擇低速擋或者切換到手動模式來選擇相應的低擋位。需要特別注意的是,一旦進入下坡路段,就不要再隨意換擋了,避免因操作不當導致車輛失去應有的制動效果。依靠發(fā)動機的阻力來控制車速,這和手動擋車型利用發(fā)動機制動的原理是相似的。
下長坡過程中,合理使用剎車也至關重要。要間歇性地使用制動來控制車速,也就是大家常說的“點剎”。點剎的好處在于能把制動力矩平均分配到左右車輪,減少車輛側滑、甩尾的可能性,同時也能減少腳剎的使用頻率,防止剎車系統(tǒng)因長時間連續(xù)工作而過熱,導致制動力下降。盡量避免緊急制動,只有當車輛保持正直前進的狀態(tài)時,才能進行緊急制動操作,否則很容易引發(fā)失控等危險狀況。
另外,方向盤的操作也不容小覷。在下長坡時,由于車輛的慣性較大,車速較快,如果猛打方向盤,車輛極有可能失控甚至翻車。所以,使用方向盤要輕柔,盡量減少不必要的大幅度轉向操作,保持車輛直線行駛,冷靜應對路況變化。
總之,下長坡時有效控制車速涉及到多個方面的操作。從提前的車速調整、擋位選擇,到行駛過程中發(fā)動機制動、剎車以及方向盤的合理運用,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緊密相連,相互影響。只有熟練掌握并正確運用這些方法,才能在長坡路段安全、平穩(wěn)地行駛,確保行車過程萬無一失。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lián)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