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離合變速箱的成本高不高
雙離合變速箱的成本高低不能一概而論,整體處于中等水平。從結構與制造看,干式雙離合結構簡單成本低,濕式雙離合結構復雜成本高;在研發(fā)方面,新產品初期研發(fā)成本高,后期會降低;維護成本上,干式雙離合維護成本低,濕式相對較高。此外,不同品牌和車型使用的雙離合變速箱也會因技術差異存在成本不同情況 ,綜合多方面因素呈現(xiàn)出中等成本的狀態(tài)。
具體而言,在制造工藝上,雙離合變速箱結構復雜,對制造工藝要求頗高,這無疑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制造成本。不過,由于其結構和原理相對簡單,研發(fā)投入和成本相較于一些更為先進復雜的變速箱類型,又具有一定優(yōu)勢,量產概率也更高,這在一定程度上對整體成本起到了平衡作用。
再看研發(fā)成本,新產品在初期階段,投入的研發(fā)成本以及相關費用較高,這使得分攤到每一臺變速箱上的價格也水漲船高。但隨著時間推移、技術成熟,成本會逐漸下降。在同一檔位的比較中,雙離合變速箱的成本要比 AT 變速箱低一些。
從維護保養(yǎng)方面來說,正常情況下,雙離合變速箱的保養(yǎng)成本主要來自于更換變速箱油。大眾 7 擋 DSG 雙離合變速器 6 萬公里更換一次,和普通自動變速器保養(yǎng)周期差別不大。其中,干式雙離合結構簡單,維護和維修費用較低;濕式雙離合雖然冷卻效果好、能承受的功率和扭矩大,但因其結構復雜,維護成本相對較高。而且,雙離合變速箱的離合器更換周期一般為 10 萬公里左右,價格相對較高,一般在 2 萬元 - 3 萬元之間,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長期使用的成本。
不同品牌和車型所使用的雙離合變速箱,由于技術和結構的差異,成本也不盡相同。例如大眾有橫置的 DQ200 等變速箱,奧迪有縱置的 DL501 等變速箱,因結構差異成本不同。大眾奧迪很多車型采用 7 速濕式雙離合,像大眾探岳、途昂等,換擋高效、燃油經濟性好;奧迪的 7 速濕式雙離合換擋平順,傳動效率高,同級別比奔馳寶馬油耗低。而一些低端車型使用 7 速干式雙離合,主要是因其造價便宜、技術簡單,不過可靠性方面相對濕式雙離合要差一些。
綜上所述,雙離合變速箱成本處于中等水平,有其結構簡單帶來的成本優(yōu)勢,也有研發(fā)、維護以及不同技術應用帶來的成本差異,在汽車市場中以多樣的形態(tài)滿足著不同消費者的需求 。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lián)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