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m是什么意思?
2025-02-02 18:26:30
作者:資訊小編
RPM 指的是每分鐘轉數(shù),是轉動性物體在轉動速度方面的一種衡量單位,意思是物體一分鐘內的旋轉圈數(shù)。
像馬達、引擎、碟機(如光驅、硬盤等)常以 RPM 作為轉速單位。比如某馬達具有 3600RPM 的轉速,就表示它每分鐘能轉 3600 圈,約每秒 60 圈。引擎轉速上限為 4500RPM 時,意味著它每分鐘最多轉 4500 圈。
早期技術不夠先進,每秒轉動圈數(shù)不穩(wěn)定,所以以分鐘為量測基準單位,如今在有精密控制旋轉圈數(shù)需求的馬達上,逐漸有了以每秒為單位的需要。
RPM 可以直接理解為 rpm、RPM 或 rev/min 等。它是轉速的國際單位,“r”是轉,“p”是每,“m”是分鐘。
轉速,是做圓周運動的物體單位時間內沿圓周繞圓心轉過的圈數(shù),用符號“n”表示,國際標準單位為 r/S(轉/秒)或 r/min(轉/分),我國采用國際標準,日本和歐洲采用 rpm 。當單位為 r/S 時,數(shù)值上與頻率相等,即 n=f=1/T,T 為做圓周運動的周期。圓周上某點對應的線速度為:v=2π*R*n,R 為該點對應的旋轉半徑。
對于硬盤來說,RPM 值越大,內部傳輸速率就越快,訪問時間就越短,整體性能也就越好。常見的轉速有額定轉速和最大轉速等。在硬盤中,轉速很關鍵,主軸馬達帶動盤片高速旋轉產生浮力使磁頭漂浮在盤片上方,轉速越快,等待存取資料的時間就越短,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硬盤的速度。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lián)網(wǎng))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
本文導航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