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車制動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行車制動器是用于汽車減速或停車的裝置,其工作原理涉及多個部分協(xié)同運作。
首先是供能裝置,它負責供給、調節(jié)制動所需能量,并改善傳動介質狀態(tài),像提供液壓等。
控制裝置比如制動踏板,產生制動動作并控制制動效果。
傳動裝置包括制動主缸、輪缸等,把制動能量傳輸到制動器。
而制動器是產生阻礙車輛運動或運動趨勢的部件。
當駕駛員踩下制動踏板,控制裝置發(fā)出信號,供能裝置提供的能量經傳動裝置傳遞到制動器。
在液壓制動系統(tǒng)中,制動主缸產生的液壓力通過制動管路傳到制動器。
像鼓式剎車系統(tǒng),踩下剎車踏板時,剎車總泵內的活塞推動剎車油產生壓力,傳至剎車分泵活塞,活塞推動剎車片與轉動的剎車鼓內面摩擦,降低車輪轉速。
鼓式剎車有自動剎緊作用,手剎機構安裝容易,零件加工和組成簡單,成本低,但剎車鼓受熱后直徑增大,剎車反應不太好,構造復雜維修難。
盤式剎車系統(tǒng)通過剎車卡鉗控制兩片剎車片夾住剎車碟盤產生摩擦,散熱性好,剎車盤受熱尺寸改變不影響踏板行程,反應迅速,能高頻剎車,左右車輪剎車力量平均,構造簡單易維修,不過剎車力較鼓式剎車低,剎車片與剎車盤摩擦面積小,需要較大踩踏力量或油壓來提高剎車力,手剎車裝置不易安裝,剎車片磨損大。
在常規(guī)四輪家用車上,行車制動作用于四個輪子,前輪制動力通常大于后輪,因為車頭重且剎車時重量轉移到前部。手剎即駐車制動,一般只制動后輪。
電子手剎原理與機械手剎基本相同,駐車時制動后輪,行駛時可激活機械 ABS 同時制動四個輪子。
另外還有一些特殊的制動方式,比如油門控制制動,保持三檔完全松開油門,發(fā)動機趨于怠速對傳動系統(tǒng)產生阻力來減速。
排氣制動,大功率柴油機的排氣歧管和排氣管連接處的碟閥閉合讓發(fā)動機窒息達到制動效果。
液力渦輪減速器在齒輪箱后端的渦輪室,制動回路接通時變速箱油在渦輪中產生阻尼制動,要注意散熱。
電渦輪減速器相當于在傳動軸上裝“發(fā)電機”,制動時電路接通,傳動軸受電磁場抵抗制動。
發(fā)動機制動結構,制動信號讓排氣閥微開不關,活塞上下運動受氣流阻尼產生制動力。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lián)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