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磁同步電機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2025-01-20 00:50:05
作者:資訊小編
永磁同步電機的工作原理是這樣的。
在三相正弦電壓作用下,定子繞組產(chǎn)生 120°相移,形成旋轉磁場。
轉子受此影響,試圖與旋轉的定子磁場對齊,當轉子和定子磁通分開 90°時轉矩最大,磁通對準時轉矩為零,最終轉子速度等于定子頻率。
定子線圈中的電流產(chǎn)生旋轉磁場,被轉子上的永磁體感知并響應,從而使轉子旋轉。
其旋轉速度由電源給定子線圈電流的頻率決定,通常是 60 赫茲,也可用直流電。電機工作時,定子線圈電流與旋轉磁場同步運動。
電流強度會影響電機性能,電流增大,旋轉力矩增加,但功率密度減小,所以要平衡這些因素達到最佳效果。
與其他電機類型不同,比如感應電機,永磁同步電機基于磁場工作。
定子繞組通過交流電源激勵產(chǎn)生旋轉磁場,轉子上的永磁體受定子磁場作用同步旋轉,高效轉化電能為機械能,有良好調(diào)速性能。
轉子磁場的磁極對數(shù)與定子磁場的磁極對數(shù)相等時,轉子隨定子旋轉磁場同步旋轉。
永磁同步電機主要由定子、轉子和端蓋構成,定子裝有三相交流繞組叫電樞,轉子可制成實心或疊片壓制,裝有永磁體材料,根據(jù)永磁材料位置不同,分為突出式與內(nèi)置式兩種結構形式。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lián)網(wǎng))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
本文導航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