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馬汽車標志的演變歷程是怎樣的
寶馬汽車標志的演變歷程豐富且充滿故事。
1917 年,寶馬啟用商標,沿用前身拉普公司的內外雙圓環(huán)設計,外圈黑色,內圈把“RAPP MOTOR”換成“BMW”,圖案由馬頭變?yōu)樵醋园头ダ麃喥鞄玫?4 個藍白扇形,當時解釋為巴伐利亞旗幟。
20 世紀 20 年代末,有了新解釋——旋轉的螺旋槳。
1933 年,對 LOGO 小幅修改,加粗雙圓金色邊框與字體,顯沉穩(wěn)高貴。
1953 年,再次修改,棄用金色雙圓邊框與字母配色,用白色邊框、白色字母,中間圖案變淺藍色,更顯年輕。
1963 年,第三次修改,把淡藍色扇形改回天藍色,換過時字體,更動感有科技感。
1997 年,第四次修改,加入三維立體效果,更醒目現代化,符合“動力與操控”高性能特點。
2020 年 3 月 3 日,發(fā)布全新寶馬標志,保留圓形結構,黑色外環(huán)變透明,采用扁平化設計,更簡潔。
寶馬品牌前身是 1913 年成立的德國拉普發(fā)動機制造公司,負責生產飛機引擎,這是寶馬標志中唯一一次出現“馬”。
1917 年拉普公司重組更名為巴伐利亞發(fā)動機制造公司,新標志繼承拉普的圓形設計,外圈黑色,內圈是反置顏色排列的巴伐利亞州旗,用金色線環(huán)繞內外圈,這是第一個正統(tǒng) logo。
1923 年寶馬推出第一款摩托車 R32,新標志正式出現。
1929 年生產的 Dixi 3/15 型汽車不是真正的寶馬車,是代工“貼牌”車。
1933 年寶馬 303 車型出現,有三個寶馬“標志”,同年小改公司標志,用更粗金色線條與金色字體,顯示定位中高端市場決心。
1942 年,寶馬徽章作為旋轉螺旋槳的故事開始。
1953 年第三次修改標志,棄用金色邊線改白色,改藍色色調和字母顏色,因之前標志無明確標準。
1979 年修改,換花哨字體,加粗白色邊線,藍色回歸最初色調,當時造出第一代寶馬 3 系開啟“操控”之路。
2007 年推出立體 logo,見證國產寶馬誕生等輝煌。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